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tgk

神经系统活动理论简述(全面重述+精彩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9-23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记忆思维的基本部位、结构与路径

--③④注意的展开与投射  ④感觉与感官印象  ⑤⑥⑦多水平的同步相关识记

⑧⑨⑩记忆思维梦想中基本的意识结构关系接点  ---⑩脊髓水平回忆思想基本路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22:11:37编辑过]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9-23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5.随意行为及其习惯化

随意运动是在意识指导下的自主行动,是与系统状态相协调的有序行为。运动的系统组织在基本方面与前述精神张力的兴起是同一回事,随意运动是其中的具体动作表现。系统总是在内部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由内而外逐步展开。从运动机构的系统构成来看,随意运动必须是基础传出组织的系统性动作。它是某层基础传出组织在内层运动系统的控制下,由内层感受系统经过大脑反射和皮质前束,选择性地激发的辩证性动作。这也是前述注意定向迁移与认知操作中的内部动作和系统行为的实情。而内层感受系统接受外层“感觉中枢”通过小脑或尾状核的易化性调节,成为皮质前束激发系统操作的条件,这是动作随意性的机制所在。

显然,随意运动是发自内部的系统性状态改变,任何表面行动都是在系统内部状态基础上发起的。内部状态作为前提首先构成意识基础,当意识在外周形成,环境差异成为有效刺激。然后,兴奋冲动内导上行,如果它对于系统态度是足够新异的,就能向“非特异性上行系统”加入新兴冲动。同时“特异性投射区”也通过上行冲动的调整,输出新的活动,在小脑甚至尾状核形成大脑皮层后外区对前内区的易化诱导。如果一个易化对于系统内部状态有足够的调整价值,就会成功诱发内区皮层的新兴冲动,自主激发内层基础感受组织的活动。而这内层感受系统的自主活动接着又通过上行系统,在外层非特异性传入刷新的基础上,导致大脑反射和皮质前束动作,并在内层运动系统的基本定势下,激发外层基础输出组织的活动,形成随意运动。所以,随意运动实质上是系统性感应动作,它以系统状态为基础,因而是系统行为;以对环境的感觉意识为发动条件,因而是随意的。

系统行为本来就是随意的,不过初始处于笨拙生硬的紧张状态,须要通过调整逐步实现动作的精确、协调和熟练。这就是随意行为的习惯化,关系着经验性随意能力的发展。行为的经验习得,在行为主义那里成了所谓的“行为学习”问题。但由于意识问题的困难,行为主义故意回避具体决定行为的关键意识因素,只是一般地强调行为效果对行为重复的强化作用,所以对行为发生和能力发展的具体机制和详细规律研究不足。行为及其经验发展的随意性正是相关机制的关键所在,经常性的重复活动是熟练和习惯形成的基本原因,通常是在相似情境中重复行为,其实是对环境的重新感应,意识和行为都有所改变。重复性动作因而是在相似情境中的修正性重复,感应性意识调整是关键,单纯的机械重复没有多大意义。为了改善行为效果,通过修正性的重复练习达到局部动作的精确化,并相互连贯成协调的动作系统,逐步实现动作的简约优化,形成熟练稳定的行为方式。

习惯的形成把主体对环境的粗拙感应转变为精致熟练稳定的形式,其实是在主体与环境的初步感应关系上建立深层次的机能适应。这首先要通过意识层面的感应调整,来确定主体与环境的直接感应关系。然后,由外而内逐步调整深层感应关系使其与外层感应关系相协调,形成逐步深入的多水平的系统适应。适应的关键在于意识,但并不局限于意识和感受系统,意识层面的感应调整通过反应在运动系统展开时,也会导致神经肌肉乃至骨骼的适应性改变。适应的机制和实质在基本上仍然是那种由相对的生理供养差别所决定的用进废退规律,因而与一般生理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广义的适应还包括环境方面的内容,工具和环境的改造也是主体与环境适应关系的重要部分。

因此,主体与环境的感应关系,通过意识的感应调整和引导修正,能逐步走向精确和熟练,修正性随意调整一旦停止,习惯即暂告定形,使主体与特定环境状况形成机能联结的稳定形式。多水平机能成份的连贯协调,每一步都要经过意识的调定,意识是联结的关键所在,并在联结修正时实现意识和动作成份的简约优化,形成简练高效的行为能力。联结主义没有在大脑中找到充分的根据,那是因为实际的联结是多水平的,只有部分联结处于大脑之中。而不同机能级别的大脑联系,必须通过基础神经系统的附属结构来实现,更不用说大脑之外的联结了,适应性机能联结远远超出了神经系统的范围。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9-23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gk 于 2009-6-22 16:56 编辑

图6 随意运动的系统感应发动
①基本态度 ②注意与感觉 ③④⑤上行内导冲动
⑥自主激动 ⑦-⑧大脑反射 ⑨随意运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22:13:42编辑过]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9-23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6.讨论

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机能关系决定着它的系统活动神经系统活动通过对环境事物的感应组织或解组表现为自主精神现象,同时,这也就是通过意识和行为活动实现对环境事物的感应组织或解组。建立在神经机能结构观点上的系统活动观点,充分发挥神经组织基本的感应机能规律,它以感应论为重心,以外向的操作性感应活动,突破了中枢论与反射论的还原主义、机械主义研究范式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信息加工学说的理论困境,基本上理解了情绪、意识和行为等自主精神活动,给出了协调一致的物理主义系统阐释。

神经系统活动理论是神经精神科学长期努力的结果,它的解释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并成功地突破了精神和意识研究的经典困境,向全面系统地理解神经精神活动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是,它的具体观点还是初步的,相当简略和粗糙,有待深入的研究展开。神经机能结构和系统活动观点属于系统神经科学,它以明确的系统组织学旨趣,致力于神经科学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这是神经科学未来发展不可忽略的一个层次和方向,具有广泛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2008-9-20

参考资料

1《生理学》   姚泰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2《精神病学》、《脑电图学》

3.《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学习与记忆心理学》

4《现代心理学体系》   D·鲁宾逊著     杨韶刚译

5.《神经科学的进展》(五)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9-23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神经科学论坛,感谢朋友们的关注讨论和建议!

由于图片显示不佳,影响阅读,我已经把图片和文本一起发到大家(感兴趣跟贴的朋友们)的邮箱了,请查收。

欢迎大家继续批评指正,多提看法和意见。

谢谢!

zzwzzwzzw666 发表于 2008-9-26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你的文章,感觉如下:

1)用词不规范,文章里的好多名词都是你自造的吧,自造也可以,但必须要给出建立在已有知识体系之上的,准确的,自洽的定义和解释。当你把自己的某个直觉上很模糊的概念直接就命名为某个名词,没有精确定义就坦然使用之,这样可不好,这个你要学学高斯,以非欧几里德几何为例,高斯早就有很深的想法了,但他对此没有论文发表,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完美!!

2)没有“闪光点”或者不明确,好论文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人很容易地就抓住了核心思想,这个你没有作到。告诉你两个创造“闪光点”的方法:

     1)对比法,在整个神经科学,脑与认知领域内,各种理论各种思路各种方法,可谓汗牛充栋,总有某个思路跟你的相近吧(最好找大家都熟悉的 ),然后把你的跟这个已出名的理论对比,用事实和严密论证说明你的理论的进步和优点,当然这要求你得纵览整个神经科学,脑与认知领域及其它。

     2)问题法,找一个具体确切的问题,最好是那种很多人都对其焦头烂额的问题,然后目标明确地对准该问题出击,这要求得耐得住寂寞,长时间进攻,获得结果后有无可质疑的证明方式,最好能在工业上使用,不过在脑领域现在已经没有好啃的骨头了。再看看你的文章也不知道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貌似立意很大很全,但给人感觉很空!!

3)作风不朴素,这个对于科学研究者尤其要不得,你左一篇的右一篇的猛发你的理论,看来你只是着急如何推广你的理论了,殊不知好酒不怕巷子深,你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理论本身上,弄好了再发,另外也不能那么口气大,上来就什么历史性的突破,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几篇论文中没有自己用什么突破性的字眼,可这几篇论文哪个不被别人认为是大突破呢。

4)不严谨地使用脑解剖学和脑生理学等专业名词,如果对你的文章大致扫视一下,会感觉用了很多脑生理学解剖学名词,貌似很专业,可仔细一看,简直是胡闹,比如小脑是你说的那样吗,你不能把你的空想硬往某些专业名词上套吧?看来你对脑解剖学和脑生理学的用功很不足。

5)不实用,你的理论没有解决任何具体问题,这是最致命的,当然很多人会说:“我的理论虽然现在没解决具体问题,没人理解,但将来也许会,或许还是未来真正大突破的萌芽呢”——————这纯粹是自欺欺人!除非你把前面的四条都作好了,那样也许你的理论会是萌芽,甚至真的突破了,不过在我看来你的路还很远。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9-30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们论坛上有学术观点的网友中,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谁是真正搞过科学研究的人,谁是没有动手实验、只是在头脑中搞研究的人。

科学研究有其规范,无论你曾在哪个领域真正搞明白了,就不会犯些原则性的错误。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9-30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么多严厉的批评!晕!

谢谢指教!

我将认真反省和回答您们提出的问题。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10-1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zzwzzwzzw666同志:

第一条答:

首先,“用词不规范”。我想你指的主要是前文神经结构那篇,那些术语的确比较新奇混人。主要因为接连转了好几次弯,同时提出了许多相近的新异术语,严谨的学者一时感觉用词不规范,甚至觉得术语概念混乱都是自然的。

我在术语概念的严谨性方面是相当注意的,经过王建军教授的批评,我在这次重述中又做了进一步的修定,甚至象“三阶”与“三级”这样非常相近的语词都是严格区别使用的,只是没有很呆板地去讨论它们的区别。我将在《……机能结构》的页面,进一步回答你有关术语的问题。至于系统活动这篇,我以为你的感觉会好些,比如注意感觉等究竟是指什么,虽然与主流观点不同,但是比谁讲得都清楚。当然不管讲得多清楚,都还有一个解读的问题。

其次,关于“不够完美”的“模糊”观念。这里发布的主要观点初成于98年春,经过认真和长期的思考推论,上与神经学基础、下与一般神经精神事实相协调后,这才谨慎报告大家。我没有用一塌糊涂的观点来浪费同志们的时间。虽然它们还不够完美,但在我自己看来的确是明白的,我有责任真诚地把它讲出来。

高斯的做法并非必要,要是伽利略和笛卡尔因为他们的观点还不够完美而沉默不语,牛顿就难以搞出较为完美的力学体系来。其实,只要我们是真诚的,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确实观点,完美与否,对于科学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相反,如果你有特别的观点而不讲出来,不管你的观点有多么高深,对于科学发展都是没有用的。

科学的完善须要大家共同来努力,一个领域的规范会在大家的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改变。不能用陈旧的规范来束缚新的观点和思想;也难以指望个人一下子搞出非常完美的东西来。相应的是,不管一个人的贡献有多大,科学成就总是集体之功。

第三,关于“精确定义”。下面转到《……机能结构》之后,讨论有关的术语概念。

 楼主| ttgk 发表于 2008-10-2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wzzwzzw666在2008-9-26 16:13:00的发言:

读了你的文章,感觉如下:

……

2)没有“闪光点”或者不明确,好论文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让人很容易地就抓住了核心思想,这个你没有作到。告诉你两个创造“闪光点”的方法:

     1)对比法,在整个神经科学,脑与认知领域内,各种理论各种思路各种方法,可谓汗牛充栋,总有某个思路跟你的相近吧(最好找大家都熟悉的 ),然后把你的跟这个已出名的理论对比,用事实和严密论证说明你的理论的进步和优点,当然这要求你得纵览整个神经科学,脑与认知领域及其它。

     2)问题法,找一个具体确切的问题,最好是那种很多人都对其焦头烂额的问题,然后目标明确地对准该问题出击,这要求得耐得住寂寞,长时间进攻,获得结果后有无可质疑的证明方式,最好能在工业上使用,不过在脑领域现在已经没有好啃的骨头了。再看看你的文章也不知道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貌似立意很大很全,但给人感觉很空!!

一.关于好论文与闪光点

好文人所共求,但并无绝对标准。好文未必能让人眼前一亮,让人眼前一亮的也未必是好文。如果某文让某人眼前一亮,很容易就抓住了核心思想,我们可以说读者与作者有相近的兴趣和心思,而在所思索的方面略差一筹。但是该文是否能引起其它人眼前一亮就难说了。

比如爱因斯坦的论文就未必能让中学生眼前一亮,也很难让中学生抓住中心思想。我们可以说爱因斯坦的论文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是好论文,但不能一般地说它不是好论文。再如孟德尔不能使他的同时代人眼前一亮,可说孟文对于当代生物学家不是好论文,但不能说它对于生物学不是好论文。又如拉马克的论文对于他的祖国人民不是好论文,但是那对于达尔文却是好论文。

所以,好论文一般是相对的,它的好处你能否感觉到,那要看你的视野境界和敏感性。

在本论坛,对于拙文最初就敏感的是thinker-jeef,其次是可泽,再者就是zz同志了。虽然经过初步考察之后,未必觉得这是好论文,但是未来经过进一步考察之后,也未必会觉得就不是好论文。论文被觉得好不好,常随读者的观点而转变。

但是,论文在实际上好不好,要看它的固有素质。科学论文要看是不是提出了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或者好见解、好思想、好论据,是不是突破了困境、开拓了视野或解决了问题。任何论文只要确实做到了其中之一,就会促进科学进步,就是好论文。好论文不一定要用技巧去特意制造闪光点,科学论文最好诚实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4-24 11:18 , Processed in 0.126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