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6|回复: 1

王拥军教授团队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复制链接]
xiaoxue 发表于 2017-1-17 10: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日(2017年1月9日)10时在人民大会堂颁发。其中,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领衔的项目《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拥军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计委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及《中国卒中杂志》主编。

主要完成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要完成人:王拥军、赵性泉、王伊龙、刘丽萍、缪中荣、王春雪、高培毅、王春娟、贾茜、荆京

一、立项背景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其高复发、高致残的主要原因是适宜干预人群不清,高危预警策略不明,循证治疗手段贫乏,个体化诊疗技术欠缺等。而脑血管病按发病时症状轻重分为致残性和非致残性,因致残性表现为突发残疾,损害严重,既往研究多集中于此,但除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等受严格时间窗限制的技术外,尚无有效手段可减轻急性期复发或致残。而症状相对轻微但临床却易复发或进展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既往研究甚少,成为降低脑血管病复发和致残的潜在干预窗口。

因此,项目组历时12年,在18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支持下,对非致残性脑血管病进行了适宜人群筛选和高危预测预警,并对其高危状态进行了有效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建立了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有效预警手段和防治关键技术,为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成果的创新

(一)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防治的适宜且需重点干预人群。
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致残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高危预警状态,但国内流行病学数据缺乏。项目组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抽样的9.8万人群专项调查中发现,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病人数高达2390万,而其中高达78%为高危不稳定状态,易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亟需实施有效手段阻止其发生,但这部分患者的知晓率仅3.1%,诊断率仅16.0%,规范治疗率仅4.1%,处于被严重忽视的状态。

项目组还分别对全国130余家代表性医疗机构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脑血管病登记研究,建立了国际代表性脑血管病样本队列,分别收集了2.2万和2.5万例患者,从中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比例逐年攀升,已超过脑血管病构成比的50%,而其中轻型卒中早期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比例高达10%,属高危状态,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复发,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基于上述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两个类型均具有高危、不稳定且易复发或进展的风险,因此对这一整体的及早干预将有效阻止致残性甚至致死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是脑血管病防治的适宜且需重点干预人群。研究结果发表在行业顶级期刊Neurology(IF=8.3)等杂志。

(二)发现sCD40L等标志物和ABCD2等系列量表能显著预测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并建立高危风险评估体系;提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干预,通过香山科学会议将上述高危人群防治写入国家防控战略建议。

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人群数量庞大,复发或进展为致残性脑血管病风险高,如何准确识别其高危状态、高效预测其复发风险并进行危险分层是项目组面临的重大课题。

项目组将14种生物标记物在已建立的大样本人群中反复验证,首次发现血清sCD40L水平升高,则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短期内复发风险将增加1.5倍,而若sCD40L和hs-CRP同时升高,则其复发风险将升高至1.8倍;还发现血Lp-PLA2活性每升高30nmol/min/mL,其短期内复发或进展风险将增加1.1倍;结果分别发表于Stroke(IF=5.7)和Neurology杂志,找到了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预测与危险分层评估的重要标记物。

项目组对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易损斑块、皮层下单发梗死、白质疏松与微出血等10种影像标记物进行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并通过系列颅内动脉狭窄登记研究证实我国脑血管病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比例更高(为46.6%,显著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的14.0%),具有不同于欧美人群的中国特色;动脉狭窄程度越高,1年内复发风险越高;而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期复发风险是不伴狭窄患者的2.3倍;结果连续发表于Neurology、Stroke等杂志,成为预测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复发风险的又一重要影像标记。基于上述结果,项目组提出颅内血管检查应成为脑血管病风险评估的关键且必需的检查项目,该建议已被2012年颁布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缺血性卒中诊疗质量控制》(WS/T398-2012)所采纳并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质量监测关键指标进行推介。

项目组将12种能够识别和预测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的模型在大样本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发现ABCD2、ABCD2-I、ESRS、SPI-II等4种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国人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和长期不良结局,特别是ABCD2评分≥4是重要的高风险分层界值,结果发表于Stroke等杂志。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项目组建立了一整套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复发风险评估体系,明确其“高危状态”,首次提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人群进行评价和干预,获得国际认可,同时通过香山科学会议的“香山宣言”将上述高危人群的防治写入国家防控战略建议。

(三)开创了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短程、早期、优化且中低剂量配伍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新技术,使90天复发风险在不增加出血的前提下降低32%,突破了“双抗”治疗导致高出血风险的“禁区”。该技术的临床获益可长达1年,无传统的停药后“反跳现象”。

阿司匹林是循证指南推荐的唯一有效的早期抗血小板药物,但其单独应用疗效有限,即便早期应用,脑血管病复发率仍高达10-20%。尽管国际上开展了系列大型的双重抗血小板(“双抗”)临床研究,但均以出血风险大于获益而失败,因而“双抗”治疗被国际循证医学指南认为是脑血管病复发防治领域的“禁区”。

基于前期高危复发风险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组发现急性期的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有可能成为“双抗”治疗获益大于风险的最佳干预人群。为此,在国际上首次针对高危(ABCD2评分≥4)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中低剂量配伍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的短程、早期、优化的“双抗”治疗新技术,设计、实施了“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C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s,CHANCE)。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在全国114家分中心共入组5170例患者,比较了在发病24小时内启动中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n=2584例)应用21天后改为单用氯吡格雷,与发病后24小时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n=2586例)治疗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证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使其发展为致残、致死性脑血管病的风险相对降低了32%,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该研究突破了“双抗”治疗“禁区”,在其他研究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按照我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数据测算,该研究成果已累积减少74万例脑血管病复发病例,累积降低医疗花费150亿元人民币,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成果“一种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复方骨架缓释片”获得国家药物发明专利1项,目前该专利已进入临床应用。

研究结果在NEJM(IF=55.9)公开发表。成果被美国权威专著《Stroke: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IXTH EDITION,ELSEVIER)》以及AHA/ASA2014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等各国更新的循证医学指南所采纳,通过改写各国指南和权威专著而改变了国际临床实践。

该研究的“双抗”治疗为早期、短程应用,21天后即停用氯吡格雷而单用阿司匹林。针对临床担忧的氯吡格雷停用后的“反跳现象”,项目组对所有纳入研究患者进行了严密的长周期随访,发现优化的“双抗”治疗方案在停药后并没有出现传统认为的“反跳现象”,仍可保持临床远期净获益长达1年。研究结果发表于Circulation(IF=14.4)杂志。

项目组通过深入研究还发现,上述“双抗”治疗新技术不仅可显著降低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短期内复发率,还能够使该类患者发病90天的残疾程度显著降低,其相对降低幅度高达31%,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被Neurology杂志接收后作为重点文章推介。该研究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具有循证医学价值的II级证据。

为了明确上述“双抗”治疗新技术是否还能扩大时间窗、扩大人种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项目组将该研究与国际已发表相关试验进行系统研究和荟萃分析,发现将治疗时间窗从目前的24小时扩大至3天、治疗人群从亚裔人种扩大至西方人种,该研究所提出的“双抗”治疗新技术仍能显示良好的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再次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为CHANCE研究扩大受益人群提供了循证医学I级证据。
(四)针对经“双抗”治疗仍有复发者(8.2%),首次发现国人的CYP2C19基因表型为正常代谢时其“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0%,血清糖化白蛋白标记物水平正常时“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8%,为准确找到“双抗”治疗最大获益者提供了循证依据,结果在Neurology发表。

尽管优化的“双抗”治疗方案已使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风险降低32%,但在实践中仍有约8.2%的患者发生了早期复发。针对此部分患者,项目组采用药物基因组学技术,发现氯吡格雷在人体内代谢与CYP2C19基因的表型显著相关:表型为正常代谢者,氯吡格雷可良好发挥作用,“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0%,而表型变异为慢代谢/中间代谢型者,则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其“双抗”治疗的效果则显著降低;而在国人中上述慢代谢/中间代谢型比例高达52%,具有不同于西方人种的亚洲特色。项目组进行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是影响高危非致残患者“双抗”治疗效果的重要标记物,该标记物水平降低时“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8%,由此导致脑血管事件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上述研究结果为帮助准确找到“双抗”治疗最大获益者提供了依据,结果在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IF= 37.68)、Neurology等杂志发表,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三、应用范围与国内外影响

1)主要研究成果一经公布,即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评为“世界神经病学领域年度十大进展之一”,并通过改写各国指南和权威专著而改变了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多国此类疾病的诊疗方式和医疗实践。显著提升了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在国际的影响力,有效促进了此项新技术惠及全球高危脑血管病患者。

2)依据本项目成果建立了(原)卫生部行业标准《缺血性卒中诊疗质量控制》和中华医学会《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国指南》等17部标准、指南和共识,成果还被纳入《国家卫计委脑血管病分级诊疗标准》,为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脑血管病临床路径、分级诊疗策略等提供依据。

3)基于项目成果,通过香山科学会议以“香山宣言”的形式在国内首次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脑血管病国家防控战略,为国家脑血管病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4)“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新技术,开创了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新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按照我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数据推算,该研究成果已累积减少74万例脑血管病复发病例,累积降低医疗花费150亿人民币,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卫生经济学效益。

5)培养研究生200余名,进修医师1650余名,促进我国脑血管病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了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总体水平。

6)项目组出版《血管神经病学》等专著18部,主办国际脑血管病会议17场,应邀在国际大会做英文报告19次,主办国内脑血管病会议500余场。项目组所提出的“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通过香山科学会议以“香山宣言”的形式写入国家防控战略建议,促进项目成果在脑血管病诊疗领域达成共识和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4-19 10:29 , Processed in 0.0490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