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64|回复: 59

[原创] 美的感受

[复制链接]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6-9-23 0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这个领域是个外行,但又想了解一下它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上的现有研究成果,所以发这个帖子来请教专家。欢迎大家批判,只要不是恶意的就行。

作为被感受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同样的视野(或听野),从该对象所感受的美之内容和程度可能都有很大差别,甚至黑白颠倒。所以美与时间不一样,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

既然美只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在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输入的过程中是不存在美与不美的神经生理上的表达,这种表达只能出现在对外界信息加工的过程之中或之后。那么究竟是在哪里、如何表达的呢?

好像听说过一门“审美心理学”,不知有什么实验性的研究成果没有?

[em4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3 4:20:10编辑过]
可泽 发表于 2006-9-24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从心理学知识中来看,美是简单的。
   我们都知道,人的快感与痛感都是在脑中形成的,简单来说:当人体中的某些感受器——如肤觉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时,它所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传递到脑中,会在脑中引起一种正面(快悦的)或负面(不快的或痛的)的性质特征和强度特征的情绪性反应,或称情绪状态,并且被大脑皮层所反映;与此同时,由于躯体感觉系统和其它心理机能的参与,大脑皮层也同时反映出当前肤觉感受器的内部变化以及它在身体中的相对位置等特征。这样,当大脑中同时形成的两种反映:大脑皮层对当前脑中情绪状态的反映与大脑皮层对当前肤觉感受器的诸等特征的反映复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人们的快感或痛感的感觉经验。
    例如,当我们的手上受到某种能产生快感的刺激时,手上皮肤中的大量神经细胞产生理化变化,这些理化变化引起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在脑中引起一种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并且被大脑皮层所反映;与此同时,由于其它心理机能的参与,皮层也同时反映出当前手上肤觉感受器的内部变化与“手上”这一确定部位等特征,这样,当大脑中同时形成的以上两种反映复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我们的“手上很快悦”这一快感经验。
    通过对以上心理过程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在人的这种快感经验中包含着一种十分顽固的“情绪感官化”现象,即本来是由于手上肤觉感受器的信息上传而在脑中引起一种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而我们所感觉到的却是“快悦(快感)在手上”。
    当大脑中同时形成的两种反映——皮层对脑中情绪性状态的反映和对当前感受器的反映复合在一起时,会发生情绪感官化现象。那么,当大脑中被引起某一情绪状态并形成反映时,如果在大脑中同时形成的不是对身体某个感受器的诸等特征的反映,而是对某一外界对象的各种客观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我们知道,我们在运用视觉器官时,大脑通常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外部对象的各种客观特征的把握上的,所以对视觉器官的当前内部变化和位置等特征的反映一般是处于抑制状态而反映不出的。而在我们进行正常情况下的某些视觉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对象光线的刺激使视网膜大量神经细胞产生复杂的理化变化,加之视觉系统一系列内部活动的激发,也必然会在脑中引起相应强度的正面或负面的情绪性反应,并引起皮层对其的反映;又由于此时大脑反映活动的“注意机制”是指向外界对象的,没有形成对视觉器官的内部变化和位置等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就必然会把对脑中当前情绪状态的反映与同时在大脑视区形成的对当前外界对象的各种视觉特征的反映——视觉图像复合在一起,从而就产生了“情绪在视觉图像上”这一特殊的心理反映形式,即“情绪客体化现象”。在这种现象里,我们会在直觉中把自身的快悦或不快性质的情绪反应(通常也含杂着当前由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情绪)当成是存在于当前外界对象的形象之中的、一种最直接地令我们喜爱或者厌恶的东西。
    例如我们在观赏晚霞时,晚霞的适宜光线的刺激通过眼球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使视网膜大量感觉细胞产生理化变化,这些理化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在视觉系统其它机能的参与下使皮层视区形成对晚霞的颜色、明暗和形状等等特征的反映——晚霞的视觉图像的同时,也必然会在脑中引起一种显然会是快悦性质的情绪状态并且形成皮层对之的反映;又由于心理注意机制等因素的作用此时大脑没有形成对视觉器官的内部状态与位置等特征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便把对晚霞的视觉反映与对当前脑中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的反映复合在一起,从而就形成了“快悦情绪在晚霞的视觉图像上”这一反映形式,并在我们的直观感觉中形成情绪客体化现象,这时我们就会在直观感觉中“看”到在那晚霞的客观形象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最直接的令我们快悦的东西,并把它当成是晚霞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往往被称之为美的)特质或属性来加以喜爱和体验。(美之所以具有“最直接的令我们快悦和喜爱”的特征,就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我们自身内部的快悦情绪)。
    前面说到:在情绪客体化现象里,我们会在直觉中把自身的快悦或不快性质的情绪反应(通常也含杂着当前由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情绪)当成是存在于当前外界对象的形象之中的、一种最直接地令我们喜爱或者厌恶的东西。而“心理因素所产生的情绪”就是在我们与视觉对象的接触过程中,几乎总是会引起我们一些内在的联想和内在情绪记忆,由于这种内在联想和内在情绪记忆的发生过程是不被意识的,它们只是以直接的情绪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它在增加了美感的丰富性的同时也就增加了美感的神秘性。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情绪客体化现象是存在于人的视觉反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学现象,是因为我们视觉组织的特性和心理反映过程中的复合机制等一些心理学原因所决定的自然而又必然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人们会把发生在大脑中的情绪性感受感觉为它是当前外界对象之中的某种特质来重新体验,这种情绪客体化现象正是人们的审美现象的内部形式,如果当前外界对象的刺激在我们的心理反映过程中引起的是快悦性质的情绪性反应,我们就会把这一快悦情绪反映为它是存在于当前外界对象之中的被称之为“美”的特质来加以喜爱;如果当前外界对象的刺激在我们的反映过程中引起的是负面性质(不快的)情绪性反应,我们就会把这一不快情绪当成是当前外界对象的被称之为“丑”的特质而投以厌恶。另外,我们在通过视觉器官反映客体对象的过程中,客体内容的意义和意蕴条件对我们的刺激也会引发出我们的心理情绪,大脑也会把当前被引起的心理情绪与当前的视觉形象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情绪客体化现象。当然,情绪客体化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的视觉过程中,在人的听觉、联觉等感觉中也普遍的存在这种现象,甚至在我们的触觉和嗅觉中,也会由于当时情境的特殊性而偶然发生这种现象,在此就不一一叙述。 我们应该看到,在美学研究中一直难以解释的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人的审美现象的内部形式——情绪客体化现象的认识而得到科学的解释。可以简单地说:作为本质意义上的美,它就是由存在于人的心理反映过程中的情绪客体化现象所产生的、人的自身快悦情绪在当前外部对象的形象之中的“显现”。而外部那些美的视觉和其它感觉的对象,它们在这里所具有的只是能够引起人的快悦情绪的那些条件或属性。

    而至于“美的神经生理上的表达”,我想它只能是与脑神经在当前的兴奋程度和适宜性有关。
 楼主|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6-9-26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情绪的客体化”解释对美的感受,这个思路有吸引力!如果有人曾以此思路作过实验性的研究就更好了。

 

[em38]

可泽 发表于 2006-9-26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的所有感觉都包含着内感觉的客体化现象。比如我们对颜色的感觉,任何客体本身都没有“颜色”,它们有的只是不同波长的光波,是当前客体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刺激在我们的脑内产生颜色的感觉,当我们把此感觉对象化到当前客体之上,才产生了我们“当前客体具有颜色”的感觉。这可以称为“内反映的对象化”吧。只要知道物体只具有光波,就可以明白这种“客体化”现象在对物体颜色的感觉之中的存在,已被实验证明的物体的光波就是我们看见的颜色就可以间接证明这种颜色的客体化现象的存在。

至于“情绪客体化现象”,已被大量实验证明的快感和痛感是产生在脑内就可以间接地证明“大脑没有反映出情绪的产生位置的功能”,和“大脑总是把情绪反应的位置特征同其他事物的特征复合在一起”。情绪一般是由神经冲动上传所在丘脑发生的,几乎任何神经冲动的上传都会引起不同强度的情绪反应,这也是必然的。大脑把当前情绪的位置特征反映到何处与我们当前的注意所集中的地方是有密切关系的。而我们在运用视觉和听觉时,我们的注意方向都是指向当前外界客体的。

我们知道,美总是令我们喜爱的,丑总是另我们厌恶的,而我们喜爱的都是令我们快悦的事物,我们厌恶的总是产生我们不快情绪的事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6 10:28:37编辑过]
 楼主|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6-9-27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从心理现象上解释的,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才能完成充分且必要的逻辑支持。

举一个物理学中自由落体现象的例子。亚里士多德仅仅从现象中推理,就得出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而在广为流传的比萨斜塔上的自由落体实验中,伽律略所得出的结论才是充分且必要的。当然伽律略的结论一定要能解释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要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现象,这就是空气阻力的因素。(事实上比萨斜塔实验并没有彻底地排除空气阻力的因素,它是由后续的科学实验来完成的。)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似乎能够解释一部分现象,但不能够在逻辑上表明所有的自由落体现象都可以用其理论来解释;只有用自由落体实验,才能将各种可能的因素独立出来,得出对所有自由落体现象都用的规律。

回到我们这个主题上来讨论,如果你是上述“情绪的客体化”理论的支持者,怎么样设计一个科学实验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7 5:50:21编辑过]
可泽 发表于 2006-9-27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实验的设计我想应考虑2个方面,1:先观察大脑内部在快悦状态和不快状态时分别有何特征(这方面好象已经有现成的试验和观察结果,而我对此所知甚少,你如果有着方面的知识还请指教一下。)2:观察大脑在看见美的事物时是否都是处于快悦状态,看见仇的事物时是否都是处于不快状态。

对于实验设计thinker_jeff一定比我有更好的条件和经验,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关于“情绪感官花”现象的存在我想应该是早以被科学事实和实验所证明了的,比如“无痛人”和“幻肢痛”等等事实,它们证明了痛是产生在脑内,而我们的感觉却总是“痛在手上、在脚上,在牙上等等。这点也想听听thinker_jeff的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7 8:06:46编辑过]
 楼主|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6-9-28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泽先生过谦了。我在顶帖中已经老实说了,这个领域本人是外行,是来讨教的。更何况用“情绪的客体化”解释对美的感受的思路是你提出来的,我只是就这个思路发发议论,提提看法而已。

现在让我们对这个实验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做点儿分析。

一、关于检测大脑中的情绪反应的手段,的确已有通过EEGMEGPETfMRI等无创伤脑成像技术成功的实验。然而似乎还没有那种单一成像技术,能够检测出情绪活动的所有脑区的反应,因此在检测精度上能否达到你的实验要求还是个疑问。

二、我还没听说过诱导美的感受的激励标准,可能是因为美的感受太主观了的原因,也可能是本人太外行了。至于诱导各种情绪的激励方法,已经有了一些相当成熟的标准了,比如说情绪图片已经系列化了,等等。其实这里已经有了一个疑问,我在最后会提一下。

三、既然我们想检验“情绪的客体化”的理论,那么被试对象保持对“客体”的注意就是最重要的实验条件之一,在实验设计中应该有重点考虑。

四、美的感受是这个实验中最主要的考察变量,无论如何也得有一个记录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对你的实验设计提几点建议:

1、                        选择标准的情绪激励方法,并利用无创伤脑成像设备来检测被试对象的情绪反应,两种方法对情绪的评价可以相互对照以得出更合理的结果。

2、                        实验中要求被试对象在每次情绪激励给出之后,凭主观评价给出美的感受的分数。(如从-10+10,为最丑至最美。)这样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既让被试对象保持对“客体”的注意,又记录了美的主观感受程度。

3、                        将情绪的评价与对美的主观感受程度对应起来,找到两者的相关度。

 

 

最后,我预测情绪与美的感受可能有很高的相关度,但不会完全一致,原因在上面分析的第二项中已经隐含了。情绪反应在不同的被试对象中的一致性比较好,所以才可能制定标准的系列激励方法;美的感受的一致性就差多了。

 

 

可泽 发表于 2006-9-28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不是我谦虚,而是我对实验设计方面的知识确实很欠缺。而你上面的设计思路显然很规范。

关于你分析的第一点,我想请教一下:在已知的检测大脑中的情绪反应的成功实验中,是以脑中的何种表现来辨别当前的情绪是快悦性质或不快性质的?

二、在审美中,人们对于形式美的审美共性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可以用着方面的图片等来作为实验工具。比如风景绘画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8 17:04:01编辑过]
 楼主|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6-9-29 0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快乐与不快乐在大脑中可测出的表现,是一个非常前沿、非常复杂的研究领域。如果要讲清楚目前已经有的实验结论,就有点像照抄最新的教科书,并且只有相当专业的人士才搞得懂细节;如果想概括的简单明了一些,则有可能不够准确。我尽量按后一种方法来介绍,若有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地方,希望高手出来指正,以避免误导读者。

在无创伤脑成像技术里可测出的是神经活动过程中所伴随的一些物理或生理学现象,如EEG测出的是神经放电时头皮表面上的感应电场;MEG测出的是神经放电时头皮表面上的感应磁场;PET测出的是脑部血液中糖代谢状况;fMRI测出的是脑部血液流动状况。这些测量值都有各自的空间分布,将它们与已知的大脑三维结构图对应起来,解释成神经活动水平的结构性分布,就得到了脑成像图。

在神经科学中采用的情绪分类方法是源于心理学但又能够在神经生理学上找到特征的那一种,就是将人类的所有情绪归结为少数基本情绪的万变组合。这些基本情绪是:快乐、悲伤、厌恶、恐惧、愤怒、吃惊和期待。其中快乐被称为正性情绪;悲伤、厌恶、恐惧和愤怒被称为负性情绪,也就是不快乐情绪。同一脑成像技术在不同的情绪活动中所测得的脑成像图都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目前不同的脑成像技术对同一种情绪测得的神经活动水平的结构性分布也不完全一致。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要的解释?

可泽 发表于 2006-9-30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这些正是我所想知道的知识。

显然,在为探察美、丑与情绪的关系的实验中,只要知道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在脑成像中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其实,更科学地来说,基本情绪只有正面情绪[快悦情绪]和负面情绪[不快情绪]两种,因为其他情绪都是复合情绪,都是在快悦情绪和不快情绪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其他因素复合而成的。从脑神经的变化上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并且,这样更便于找出主要特征。你说呢?

如果能分析出快悦情绪和不快情绪的脑成像个有何种普遍的特征,那么就只需要观察一下人们在看一些典型的美的图片时是否脑成像都是符合快悦特征,和在看典型的丑的图片时的脑成像是否都符合不快特征,就可以做出结论了。

当然,还有个前提,就是我前面问到你的(6楼,还望交流一下),是否现有的科学事实和实验已经足以证明了在我们的痛感中存在着情绪感官化现象(比如产生在脑中的痛被我们感觉为在手上或牙上等等),继而也能确定快感中也包含情绪的感官化现象。如果这2种都能被充分肯定,那么根据大脑总会把情绪对象化(感官化就是对象化)这一特点(条件是大脑在产生某一情绪反应时同时形成了对该情绪反应和某感受器的位置特征的反映),是否可以证明当人的注意是放在客体的外在形象特征上时,也会把当前的情绪对象化到客体的外在形象之中。显然,只有这几个判断符合心理学事实,那么前面的实验对于证明“情绪客体化现象的存在”和“美是快悦情绪的客体化”才有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14:32:4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4-23 20:42 , Processed in 0.055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