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7|回复: 0

刊登在<科技信息>的宇宙中心说论文1部分

 火.. [复制链接]
宇宙中心说 发表于 2009-8-16 22: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宇宙中心说》及力的渊源、四种力的统一简介
江一泉




(中国福建泉州凯杰科技 福建 362000)



[摘要]
本论文仅对《宇宙中心说》一书作简要的介绍,并着重对物理学中关于力的“来源”和四种力的统一给以明晰的答案。最后通过我们建立的宇宙稳态循环中心模型给出科学合理的宇宙存在观。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大爆炸起源的宇宙模型矛盾重重,已经不能作为描述自然现象最客观和准确的宇宙模型。如果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与自然存在的宇宙相对应的数学物理模型,我们在整体科学前进的路上就会遇到障碍。我们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交叉科学家、生物、化学家等所有各行各业的科学家将会在遇到顶级重大问题上的选择发生方向性的错误。时空观、宇宙观、世界观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是带领人们走出人生困惑和建立平和幸福的重大问题。

《宇宙中心说》一书分为十七个大部分、一百六十三个小节、三十九万多字。用翔实的现代数学物理学和逻辑意识进行演绎推导是全书学术观点的主旨。
[关键词]
九维动力空
宇宙中心模型
统一场论
对称性破缺
黑洞定律

[中图分类号]O4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三百多年前,莱布尼茨曾经诘问牛顿关于力的来源问题,并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秘的质” 。三百多年过去了,牛顿的动力学体系虽然带给地球人类现实科学的巨大进步,但目前的科学系统仍没有给予莱布尼茨关于力来源特别满意的答案,取而代之的是物理学界强、弱、电磁、万有引力的四种力之学说。这四种力的统一是近代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一个追求。另一个追求是爱因斯坦晚年未能实现的统一场理论和如何科学的解释宇宙运动的第一推动问题。把这个问题交给神,仅仅是人类意识水平发展过程的一个无奈的驿站。而由于爱因斯坦建立的相对论系列方程仍然摆脱不了牛顿给定的理论框架基础,所以他生前未能完成自己建立的统一场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遗憾,也是当时人类科学史上的遗憾!
万有引力定律有一个关于苹果落地的传说故事。无论故事的真与否,用现代科学的观点都可以推论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核心内容的先验性。用科学存在的观点,我们认同地球表面有相对均匀的引力场,并知道这个力场的大小与地球的距离有反比的关系。而这个引力场的存在并不因为苹果的存在而存在。而是先有力场,再有力场对场内任意物质的引力。而不是因为一定有苹果或某个物质才有引力的存在,所以我们认为牛顿万有引力是对自然力(M=2)先验性的逼近证明。那么,不存在苹果时的地球力场从那里产生?这才是我们要揭示的力场来源的核心。
鉴于数学物理推导的专业化,本论文不提供高深的数学和逻辑推导,仅给出学过物理学的学生都可能看懂的语言文字。有意进一步了解数学物理推导过程和宇宙自然存在奥妙的学者可参见《宇宙中心说》一书。





1

力的来源




万有引力来源于物质在宇宙同步场的高速运动,是与宇宙中心模型相关的整体事件。从过去的很多科学实验及现代的精确实验和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完全可以呈现出力场来源与运动源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统一场的关系,可由系列实验和自然现象实证。

对宇宙物质运动的观察,以这样一种角度来发现:地球表面为何有引力场?所有运动星体为何有引力场?一个最大的一个特征是:有引力场存在的空间都存在着运动着的物体。物体、星球产生引力,其根源在于物体和星球的运动。而不应当仅仅就停留在物体本身引力万有这样“不明不白”(莱布尼茨语)的说法,从而没有对引力的来源和量化产生进一步的深究。局部空间物体引力场多寡,决定于物体整体运动(包括其粒子运动集合叠加)。所以运动才是产生引力场的根源!更深入的理解力还要对书中的黑洞定律有进一步的了解。运动是指与宇宙中心的相对运动,这种运动不仅仅产生力场,并且同时产生n次运动场,n次运动场体现了星球的高低轨道、同步轨道及与星球外部的环状表象。星球自转体现宇宙同步场大尺度多体力的合成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个局部的力场和运动场在空间的分布是有限的、封闭的、可量化的。而不是万有引力的无穷远。它的无穷是来自于宇宙中心大尺度的同步场分布与物质运动的相对关系,所谓的暗能量就是宇宙中心同步场的大尺度轨道能量。这个宇宙同步场对空间的覆盖在人类视界上表现出其无穷性的大,牛顿提出的“万有”是这种无穷性的先验变相证明。暗能量也是这种大的不可视见的无穷分布场的代名词。


关于这个发现和详细推论,在《数学与物理的统一之哲学原理》一书有详实数学物理推导。并给出更多的实际事例和通过统一场方程组给出这种有限、封闭的边界与定量的实证描述。也通过这个发现,推导出黑洞定律及宇宙整体的运行规律和整体的宇宙中心模型。鉴于篇幅的有限,本文仅给出关于“力”的理论和逻辑上的学术简述。


力和运动的渊源归于一种自然的互为转换的存在现象:力场来源于运动,运动产生力场;这种相互转换具有空间的同时存在性和垂直性。这两性是宇宙运行的自然属性,可以用空间场及统一场论的数学函数关系的量化来描述。也可以用宇宙完集{动、力、空}、三元九维不可分割的复合向量几何的另一个自主创新数学模型来描述。


引力是力场的体现,轨道是运动场的体现。力场产生自由落体现象,运动场产生同步轨道、高低轨道现象。力场(引力)、运动场的空间范围是有限的、封闭的,这种封闭是通过统一场论方程组的积分关系和对0的定义来确定的。另外,有运动动态场方向和力场的动态场方向的描述。物质本体运动产生的力场方向和运动场的方向是相互垂直的,这是宇宙运行场的另一个自然属性。从电磁学的手性关系也可以得到证实,微观地还可以推论出生物手性的机理。



以上是对宇宙统一场论关于力场和运动场的概念性描述。这两个场是存在于空间的动态规律分布,这种力场和运动场空间的动态分布规律就是统一场的规律。在这里,由于空间的动态特性也被赋予了空间场的概念。通过建立统一场方程组,空间的每一个点也可以用空间的集合几何来定量。由于力和运动在空间的三维特性,因此,空间的三元九维在这里能得到很好的印证。这里的九维以“力、动、空”三元的集合客观存在于宇宙空间。去年在《三维时间、九维力时空的数理实证》一文我已经解释了时间是描述宇宙空间内的运动。所以,九维“力动空”和九维“力时空”可以在参照系上得到等价的变换。三个场量的关系是我们实现宇宙统一场论的基本要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7-8 13:59 , Processed in 0.0195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