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8|回复: 0

美国政府高调“领衔”海地救灾

[复制链接]
涂7鸦7 发表于 2010-1-18 1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政府高调“领衔”海地救灾
海地大地震发生后,美国高调开展救灾赈灾活动。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亲自关照,航母编队全速赶赴一线,迅速捐款1亿美元,克林顿与小布什两位前总统也再度出马……用美国《时代》周刊的话说:海地几乎已成美国的第51个州。

    美国为什z7h4j8t么这么做?综合各方分析可知,一是责无旁贷,二是树立形象,三是着眼未来。

离得近实力强

    这场地震力度强、震源浅,破坏力惊人。国际红十字会估计海地地震灾民达300万,超过全国人口三成。地震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也令海地政府名存实亡。总统府坍塌,各机构无法运转,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化为瓦砾,仅有一座医院勉强能收治伤员。

    更何况,海地原本就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虽然在中南美洲率先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但它今天仍处于美洲最贫困国家行列。在这个全国人口三分之二是文盲的穷国,地震后停水停电、没有救护车、没有生命探测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甚至连具备救援技能的人都没有。

    如此灾情发生在如此国家,除了外援别无生路。放眼全球,各大国中离海地最近的就是实力最强大的美国。美国有钱有人、有各种装备、有救灾经验,还有着全球第一的远程投送能力。

    对于此次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强烈地震,一贯“重视人权”的美国责无旁贷。行动慢了一点或者支援力度小了一点,都会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批评,至少是压力。

奥巴马树威望

    当然,美国政府此番行事不仅出于人道主义和国际舆论的考虑,更会注重国内选民的感受。

    奥巴马当选总统,美国民众寄予了很大期望。但执政一年后,其演讲秀的影响和个人魅力已悄然褪色,政策上也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民调支持率开始下降。

    不久前发生的恐怖分子圣诞炸机未遂事件,奥巴马极为重视频频出手,却被许多美国民众视为借题发挥,国际上也有一些微言。现在面对海地大地震,若不拿出一点成绩,前后形成巨大反差,就很可能使民调支持率进一步走低。特别是,目前还有35000名美国人滞留海地,稍有闪失,对奥巴马政府都将是雪上加霜。

    值得宝山区华宇物流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在救灾方面曾有惨痛教训。香港《星岛日报》日前就评论称,2004年的印度洋地震海啸和次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肆虐新奥尔良,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反应迟钝,大失民心;反观中国政府和军队在汶川地震救灾中的表现,则广获海内外好评。现在,是奥巴马展示其三军总司令魄力的时候了。

着眼政治重建

这次地震发生后,最早提供医疗救助的国家是海地唯一接壤国多米尼加和遥远的俄罗斯。前者迅速开放边界,供伤员和幸存者撤离疏散,并第一时间让边界附近所有医院进入紧急状态,后者则直接派出一架“飞行医院”降落海地开展抢救工作。

    法国也毫不落后。由于海外领地瓜德罗普岛距海地不远,法方不但及时派出第一批救援人员、物资,还利用该岛的海空设备和通信设施,建立起有效的指挥体系。

    第一支进入废墟的则是中国救援队。加拿大CBC通讯社和法新社特别指出,中国救援队有汶川救灾经验,训练有素。 14日入夜后,中国救援队一度成为唯一继续坚持搜救的队伍。另外,自身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的部分中国维和警察、人员也迅速投入搜救,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与眼前的救灾相比,今后的重建工作将更加艰巨漫长。对于海地而言,灾后重建除了经济方面,很可能还有政治意义。

    海地如此穷困,与政局不稳有极大关系。独立二百多年来,它经历了32次政变、独裁统治以及内讧。欧美曾插手当地政权更替,美国一度实施经济制裁。当前脆弱的民选政府,要靠联合国部队来维持稳定。经过地震的“颠覆”,新海地将以何种面貌出现在加勒比海,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在多国积极伸出援手的情况下,美国有理由担心会失去海地救灾领导权,进而失去将来的重建主导权。这对于视中南美洲为自家后院的美国,应该是难以接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7-7 11:31 , Processed in 0.0190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