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5|回复: 2

少突胶质细胞

[复制链接]
yheroj 发表于 2005-11-7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少突胶质细胞
在银浸染标本中,少突胶质细胞比星状胶质细胞小,其突起也较小而少,呈串珠状,故被称之为少突胶质细胞,但是现在用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的少突胶质细胞,其突起并不少,而且还有许多分支。根据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布和位置可分为三种:①束间少突胶质细胞(interfasicular oligodendrocyte),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的神经纤维束之间,成行排列,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含量较多,而在髓鞘形成过程中迅速减少。②神经细胞周少突胶质细胞(perineuronal oligodendrocyte),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区,常位于神经细胞周围,与神经细胞的关系密切,故又称为神经细胞周卫星细胞(perineuronal satellite cell),但在神经细胞胞体与此类细胞之间亦常有星形胶质细胞的薄片状突起分隔。这类细胞亦能形成灰质内神经纤维的髓鞘。
③血管周少突胶质细胞(pcrivascular oligodendrocyte)。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血管周围。电镜观察少突胶质细胞染色较深,核圆而小,色深,异染色质较多。细胞质较少,但有大量的游离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少突胶质细胞所含的胶质丝和糖原较星形胶质细胞少,但有较多的微管,因此在电镜下可根据胶质丝和微管的含量来区别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此外少突胶质细胞表面膜上含有半乳糖脑苷脂(galactocerebroside,GC),也是髓鞘的一种主要类脂,用GC单克隆抗体可鉴别少突胶质细胞。根据电镜下少突胶质细胞的不同致密度和胞核异染色质聚集情况的差异,可将少突胶质细胞分为亮型、中间型和暗型。其中亮型少突胶质细胞分裂最活跃,并很快分化为中间型细胞,故其数量最少;中间型的少突胶质细胞逐渐成熟
fxf102 发表于 2005-11-8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得glia中怎么区别oligodencyte和astrocyte,microglia好像比较好区分,在astrocyte细胞层上面,我现在想要得是astrocyte,只要能认出单细胞即可!不需要太纯化!

bioguider 发表于 2005-11-8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特异性MARKER做一次免疫组化就能清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9-8 06:44 , Processed in 0.0323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