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的七个奥秘 ●快感来自哪里? 当你做了一件你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或者听了一支你很感兴趣的曲子,心里就有一股热流向全身流淌,这种感受称为快感。早先,科学家认为来自于大脑的“奖赏中心”,也就是被称为多巴胺的系统,但最近却发现了新情况:刺激“奖赏中心”带给人和老鼠的只是一种“想要”的欲望,而不是“欢喜”的快感,传递快感的关键物质也不是多巴胺,而是一种被称为阿片类的化合物(如吗啡和海洛因)。因此,新的研究把快感中心定位于大脑深部靠近多巴胺系统的一个很小区域,以及眼睛后面的前额脑区底部,人的快感就是从这两个特别区域发源的。诸如吃、喝、保持安全、结交配偶以及情绪的消长等,几乎都是快感在做主。但,快感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同样有,就是苍蝇和其他软体动物也都有快感。 ●灵感来自何处? 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人类灵感发生的最初起源地就在大脑额叶的内侧面,一个靠近脑门的地方。专家发现,启动灵感的部位叫“扣带前回”,位于一个叫做“布罗德曼24区”的区域,正是这块“风水宝地”成全了它,使它成为了“灵感”发生的起源地。“布罗德曼24区”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密切相关,当存在认知或者情感冲突的时候,“扣带前回”的活动就特别强烈。比如,人在情急之时,需要有效地打破原有的不正确思维定势,这一过程包含了认知冲突或者情感冲突的顺利解决,一旦你获得“顿悟”,意味着就在这一瞬间摆脱了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方式凸现了,从而爆发出灵感的火花,明智的决策就产生了。 ●为什么会害羞? 在陌生人面前,一些人活跃大方,热情开朗,而另一些人则不好意思,出现羞涩的表情,严重者甚至退缩或躲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美国专家卡尔·施瓦茨的研究表明,与脑中一处称为脑扁桃体的组织有关,在人对那些需要特别警觉的事件做出反应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每个人的脑扁桃体功能不一样,存在着高与低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人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从而“塑造”出了害羞与不害羞的两种人。 人们一直以为,害羞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偏差,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予以矫正。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爱情的秘密 有过恋爱史的人都有过那种令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的体验。含情的对视、轻轻的触碰,甚至一丝气味都会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波澜,撞击出情感的火花,身体的反应配合默契,肌肤充血、手掌湿润、呼吸急促,全身心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之中…… 如此美好的情感源于何处呢?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安德雷斯博士对17名男女志愿人员施行了脑部扫描,观察到受试者在观看“真心恋人”照片时,其脑部有两处区域会发生明显活动,而在观看一般异性朋友照片时却没有这种活动,从而认定这两处区域可能是恋爱情感的源头。 美国医疗心理学家乔恩·马奈则持不同意见,认为爱河的源头位于大脑深部的丘脑之中。男性看着女性,丘脑下部的神经活动突然受到激发,神奇的爱情物质随血液循环而弥漫全身,从而引起飘飘欲仙的感觉;女性也一样。由此可见,丘比特神箭射中的并非文学家所说的心脏,而是大脑中的特定区域。 ●耳根何以发热? 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耳根发热只是因为你的大脑太忙,脑电波把你的耳朵“烧”热罢了。如果一侧大脑更加活跃,它就会需要更多的血液,这些血液会流经当侧的颈动脉,流入大脑和内耳,导致该侧的耳朵温度升高。 ●怎么能坚强?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人,身处逆境而不气馁,敢于抗拒外来压力,认定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到底。另一些人呢,前怕狼后怕虎,一遇挫折就打退堂鼓。通常人们将此种差别归咎于意志与毅力的不同,其实真正原因是位于头脑额部的脑组织的皮质厚薄在起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抗压能力强的人脑内侧额叶皮质较厚,抗压能力弱的人这部分脑组织较薄。前一类人之所以意志坚强,得益于脑内侧额叶皮质层内神经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多,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更复杂,能有效地阻止条件反射性恐惧反应习惯的形成。而大脑这一特殊区域较薄者,会在压力下产生恐惧情绪而导致退缩或逃避行为。 ●如何享受惊险? 蹦极、坐过山车、看惊险电影……这些都是让人很恐惧的事情。可人们的心理就是这样奇怪,害怕可又要Y尝试,而且乐此不疲,奥妙何在? 原来,惊险、恐怖等具有威胁性的信号,能激活大脑额叶系统中的紧张激素系统,使你产生恐惧感,而恐惧感可使你注意力集中、心跳与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胃肠停止消化活动、头发竖起。同时,大脑开始分析、评估面临的危险及其程度,并与以前的经验进行比较,然后将结果传递给大脑额叶系统,从而克服恐惧感。在这个过程中,脑子里有更多的兴奋物质多巴胺释放出来,使你产生愉快的感觉。克服一次危险,就产生一次激烈的快感,这种快感诱惑你再次走进恐惧的体验之中。 □飞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