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巨磁电阻效应与SXQ理论 ---SXQ理论应用举例(1) 习强 摘要:SXQ理论的主要成份是三旋,而三旋的核心是研究自旋。那么如果SXQ是讲自旋,球量子有自旋,环量子有自旋,同是自旋,为什么环量子的自旋比球量子的自旋重要?特别是有人说:巨磁电阻(GMR)效应涉及自旋,庞磁电阻(CMR)效应也涉及自旋,而且CMR是自旋世界美妙绝伦的一个例子,但为什么比拼到现在,CMR反而没有得诺贝尔奖,GMR得了诺贝尔奖呢? 关键词:巨磁电阻、庞磁电阻、自旋、SXQ理论 一、自旋重要从此开始 1、让你当回“马赫” 赫赫有名的马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有影响的“革命的”奥地利物理学家,他以教条式坚持的“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两个原则为武器,同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共同对玻尔兹曼的“原子”研究发起了一场持久的攻击;因为马赫认为科学界从未有人见到过一个原子,所以不承认原子的存在,并认为只有在实验上得到证实的说法才有科学意义。马赫的“革命性”,被第二国际的“革命家”利用来反对列宁,被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痛批为“经验批判主义”。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数物理学家都相信夸克是永远看不见的,它们被永久禁闭在强子之内;而夸克模型的创立者也承认夸克原是一种数学虚构。三旋理论认为强子的子结构是一种环量子的自旋,说白了,用环量子的三种自旋---面旋、体旋、线旋的数学编码,可以描述强子的子结构夸克密码---这也是一种数学虚构。如果你是当代的“马赫”,应怎么想呢? 其实,教条式的“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两个原则,从古到今都不是我们全称的唯物主义。例如从古到今的人类共同体验,都认为我们的宇宙可分为实体与虚空两个部分,从而奠定了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原则。这里实体类似的物质,是“唯物”,难道虚空类似的存在,就不是“唯物”?正是基于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原则,实体就是实体,虚空就是虚空,但也存在实体中有虚空,虚空有实体的东西,从而又奠定了唯物主义的“辩证”原则。所以“一分为二”法和“辩证”法两个原则,才是唯物主义最基本的东西。 球量子形态的实体或虚空,从结构到功能都可作“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两个原则的描述。惟独环量子的形态是既有实体又有虚空,从结构到功能作自旋数学编码描述,取其“逻辑自洽性”原则和理想、对称原则,可有62种自旋态,比实体或虚空的球量子取其“逻辑自洽性”原则和理想、对称原则的两种自旋态---左旋和右旋,多出60种自旋态。且从密码学编码的相容性和冗余性出发,取62种自旋态的环量子作强子的子结构的相容性编码,对应“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两个原则描述称的“物质”,那么62种自旋态的环量子冗余性编码,自然是“暗物质”了。 本来强子会像小小陀螺一样自旋,这应三旋理论跟强子理论能对“自旋”形象与经典力学有类似共同认识的一些地方,但强子理论又受传统的量子力学对“自旋”定义的影响,把自旋限定在整数和半整数的数学编码框架里,根本不管经典力学对自旋的形象思维,造成反“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两个原则描述的百年之痛。其实,这正是传统球量子形态描述的量子力学的实体或虚空图像自旋造成的,如果引进环量子形态描述的自旋图像,传统量子力学的整数和半整数的“自旋”定义的百年之痛,可以用手征性分开对应解决。 自旋世界如此重要,但总归是一种数学虚构,坚持“物质第一性”和“逻辑自洽性”两个原则的人们,也许会为类似夸克的存在状态这类问题,长期争论下去。就让你当一回“马赫”吧!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获奖的原因,是先后独立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理效应——“巨磁电阻”效应。但这项发现的伟大之处还不仅如此,因为《科学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领域的我国4位学者,其中中国科技大学张裕恒院士说:“小到手表,大到宇宙,电子的电性有了充分利用,但是磁性一直沉睡着。1988年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其科学意义在于第一次揭示了电子的另外一个行为——自旋的作用。” 2、巨磁电阻效应解读 巨磁电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根据这一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计算机硬盘已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在制作读取头中加以应用,它非常有助于从硬盘中读取数据。众所周知,硬盘能够存储包括音乐在内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存在微小的磁化区,信息则通过记录磁场变化的读取器取出,而机器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把用磁记录的信息转换成电流。硬盘越小,各个磁化区的面积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因此如果欲在一张硬盘中存储更多信息,就需要更为灵敏的读取器。 强磁性材料在受到外加磁场作用时引起的电阻变化,称为磁电阻效应。巨磁电阻(GMR)效应是1988年发现的一种磁致电阻效应,由于相对于传统的磁电阻效应大一个数量级以上,因此名为巨磁电阻,简称GMR。1997年首个应用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取头研制成功,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原理制成的读取器,它可以将细小的磁场变化转换成不同的电阻,使读取器产生不同的电流,而电流是读取器的信号,这很快成为标准技术,即便今天最新的读取技术也均由巨磁电阻效应发展而来。 不论磁场与电流方向平行还是垂直,都将产生磁电阻效应。平行的称为纵磁场效应,垂直的称为横磁场效应。磁场引起的电阻变化与未加磁场时电阻之比称为磁电阻率。一般强磁性材料的磁电阻率在室温下小于8%,在低温下可增加到10%以上。已实用的磁电阻材料主要有镍铁系和镍钴系磁性合金,室温下镍铁系坡莫合金的磁电阻率约1%~3%,若合金中加入铜、铬或锰元素,可使电阻率增加。镍钴系合金的电阻率较高,可达6%。与利用其他磁效应相比,利用磁电阻效应制成的换能器和传感器,其装置简单,对速度和频率不敏感。磁电阻材料已用于制造磁记录磁头、磁泡检测器和磁膜存储器的读出器等。 3. 巨磁电阻(GMR)传感器原理 巨磁电阻效应来自于载流电子的不同自旋状态与磁场的作用不同,因而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这种效应只有在纳米尺度的薄膜结构中才能观测出来。赋以特殊的结构设计,这种效应还可以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性能需要。例如,GMR传感器将四个GMR构成惠斯登电桥结构,该结构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传感器输出稳定性的影响,增加传感器灵敏度;工作时电流输入端接5V~20V的稳压电压,输出端在外磁场作用下即输出电压信号。 二、自旋重要第一次被揭示 电子的磁性被命名为“自旋”,这是1897年汤姆森发现电子具有电性24年之后的又一怪事。其实从三旋理论出发,这并不奇怪。三旋从唯象上说是一种两群谛合结构,即它包含类圈结构(ψ)和自旋结构(Ω)。 Ψ=ψΩ (2-1) 由于环面与球面不同伦,对“自旋”像小小陀螺一样的经典力学图像出发的物理语义学定义应是,自旋:有固定的转轴或转点,能同时组织旋转面,并能在旋转面内找到同时对称的动点且轨迹重叠的旋转。那么自转应是:有固定的转轴或转点,但不能同时组织旋转面,也不能找到同时对称的动点或有对称动点轨迹也不重叠的旋转;转动应是:可以没有固定的转轴或转点,不能同时组织旋转面,也没有同时对称的动点,但轨迹是封闭线的旋转。 有了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对自旋的统一定义,那么对于环量子的类圈体结构应有三种自旋,面旋:类圈体绕垂直于圈面的轴的旋转;体旋:类圈体绕圈面内的轴的旋转;线旋:类圈体绕体内中心圈线的旋转。其中体旋粗略地讲类似一种翻动,可对应宏观的温度效应;面旋可对应电子的电性,例如电流从正极必然要流回负极实现循环;线旋可对应电子的磁性,例如当外部磁场以称为通量线的一条条线束的形式穿透超导体时,就可能出现电阻,而通量线经常被称为涡旋,在三旋中,涡旋属于线旋。 在陶瓷氧化物——镧钙锰氧中发现的高达125000%的磁阻效应,称为庞磁电阻(CMR)效应。这类隧穿磁电阻效应,具有信息不易挥发、密度高、信号容量大的特点,有可能超越巨磁电阻技术;而且自旋用到量子计算等技术中,可以存储海量信息。这一切用三旋理论很好理解:类圈体同时能作三旋,设体旋为0状态,面旋为1状态;线旋类似原子核磁场和外加磁场,它既能作方向定位又能对体旋和面旋方向进行操作,而且是远距离瞬时缠连的同时作用。这如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除能作各种表演外,还能听令于岸上的指挥。 例如利用氯仿中氢核和碳核类圈体似的三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建造一个量子受控非门:用一个振荡频率为400兆赫(即射频)的磁场,可以使被置于10特斯拉的恒定磁场(设箭头沿垂线)内的一个氢原子核圈发生体旋。设氢圈的面旋轴向不是朝上就是朝下,即圈面在垂直于恒定磁场的水平方向;再设碳圈的面旋轴向确定地朝上,即圈面也在水平方向,当一个适当的射频脉冲加上之后,可以使碳的圈面绕水平方向轴体旋到垂线方向,然后碳圈将绕着垂线方向轴继续体旋,其体旋速度将取决于氯仿分子中氢圈的面旋轴向是否恰巧朝上。而经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碳圈的面旋轴向将不是朝上就是朝下,这取决于邻近的氢圈的面旋轴向是朝上或朝下。因为在那一瞬间再发射一个射频脉冲,使碳的圈面再绕水平方向轴体旋90度,这样,如果相邻的氢圈的面旋轴向朝上,此操作就使碳圈的面旋轴向朝下;而如果相邻的氢圈的面旋轴向朝下,它就使碳圈的面旋轴向朝上。可见量子计算是借助于类圈体的三旋转动及“受控非门”的操作,因为作为这种逻辑门三旋基础的面旋轴向可以处于朝上和朝下,以及体旋可以绕水平和垂线轴向转动这两种状态的迭加中,因此,量子计算可以同时对一组似乎互不相容的输入进行操作。 科学家们认为,量子计算中,量子效应是几率性、不可预测的,这导致器件工作不稳定。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以集成10的7次方到10的8次方个电子元件,器件最小尺度是20纳米,一旦小于这个尺寸,量子效应开始起作用,而传统的工作原理如欧姆定理等就失效。二次大战以来,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和电子学有关系,但人们从不关心电子的磁性。由于巨磁电阻的发现和应用,以前分开的电子学和磁学正在相互融合,这就是自旋电子学。因为传统的硅基芯片只利用了电子的一个自由度——电荷,而没有用到自旋,量子计算要想突破这个尺寸,就必须利用电子的自旋,把自旋作为信息储存、处理、输运的主体。利用了电子自旋来调控电子传导,这是一个在室温下用量子效应制作器件的绝佳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