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照顾他人有一个原则:1、八岁以下的幼、少儿(可放宽到十二岁)。2、八十岁以上的老人。3、器质性病变不能生活自理的病人。4、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5、因照顾更多人而承担多重责任,每天工作在十二个小时以上忙碌者。
如果你照顾的是这五类以外的人,那你就在培养和训练一个“精神残疾”者。世人对“精神残疾者”是瞧不起的,没人会认为这种人有什么价值。所以你自己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力,给予他人力量,帮助他人至少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如果是“老、幼、病、残”我们有责任给予,如果家庭不能给予,社会机构也有责任给予,这是整个社会的规则也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如果我们无力帮助一个四肢健全的幼儿,慢慢从被照顾中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渐渐从“掌握感”或“胜任感”、“自豪感”中发现自己的力量,这种“爱”叫做“溺爱”,溺爱人者是“无知”!
溺爱人者,意思是以弱者的心理需要去关照他人而让对方精神上难以成长,从而被他弱者的心理需求投射所“淹死”。这类人一般内在有“无力”、“无助”、“可怜”或某方面的渴求记忆,这种经历形成他一种弱者情结。这类人有不顾他人感受的倾象,难以承受与人的分离。这类人溺爱人的深层次,是把别人当成当年那个可怜无助的自己来照顾了。由于他们自己对世界充满着恐惧;没有安全感,有许多的担忧和害怕,他们才会无原则的溺爱他人。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自己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往往没有“疆界”,把自己的需要和他人需要分辩不清楚。这种“爱”的结果是让他人渐渐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这种“爱”就是人们所说的“溺爱”。
世上还有一种人,他已经成年了,但是仍然心甘情愿成为别人怀中的那个人,好手好脚仍然希望得到呵护,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种人遇到一个软弱的家长,就把孩子当皇上般的顶在头上,这种人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精神残疾”。
世上所有的动物都知道要独立,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谁还能信任他有“担当”的能力呢?
朋友,愿你有力量创造一种积极行动的生命形式!世上有一种爱是给所爱的人力量,让他学会“承担”,让他在生活中慢慢体验到自己“担当”的快乐。世上也有另一种“爱”是“给予”。当然,如果对方是“老、幼、病、残”我们有责任给予,如果家庭不能给予,社会机构也有责任给予,这是整个社会的规则也是我们的责任。世上还有一种“爱”,这种爱无力帮助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从“掌握感”或“胜任感”、“自豪感”中发现自己的力量,这种“爱”叫做“溺爱”。有些人对世界充满着恐惧,他们没有安全感,有许多的担忧和害怕,这类人自己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往往没有“疆界”,把自己需要和他人需要分辩不清楚。但是这类人中有些人是“关心”的态度,往往使对方无法拒绝。这种以“爱”作包装的结果是让他人渐渐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这种“爱”叫做“溺爱”。溺爱他人者,意思是以弱者的心理需要去关照他人而让他精神上难以成长,从而被他的关照所“淹死”。这类人一般内在有“无力”、“无助”、“可怜”或某方面的渴求记忆,这种经历形成他一种弱者情结。这类人同时有不顾他人感受的现象和患有与人难以分离的症状(实际上是他面对世界的一种恐惧心理),有一点可以测试的是,当对方不服从于溺爱者的时候,对方的表现不是强烈的绝望悲伤就是强烈的不满愤怒。这类人帮助他人,总是有一个词说别人“可怜”,没有研究过这类人会不会因为佩服一个人而资助他人。总之,这类人深层次是把自己的恐惧心理投向他人,把别人当成当年那个可怜无助的自己来满足。溺爱人者本人的心智方面是个“溺水者”,这类人最终只能让他所关注的那个人,生存的能力被“剥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4-23 12:44 , Processed in 0.0164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