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6|回复: 1

[评论] 小鸟“学语”过程与人相似

[复制链接]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5-6 0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彭梦瑶

 

美国研究人员在对珍珠鸟开展观察研究后发现,幼鸟也和人类幼儿一样,存在一个“呀呀学语”的阶段。但与人类终生具备学习能力不同,鸟类一旦掌握了发声的规律技巧,其脑中负责学习部分的区域便自动停止活动。

 

小鸟也学语

 

麻省理工学院学者迈克尔·菲和同事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几家机构资助下开展了这项有趣的研究:对比珍珠鸟幼鸟和成年鸟的叫声,并用特殊仪器记录它们发声时脑部活动状况,以揭开鸟类学习“语言”的奥秘。

 

菲和同事们发现,珍珠鸟幼鸟和人类幼儿一样,会不停发出各种含混不清的声音——那是它们在“呀呀学语”。菲说,成年的珍珠鸟具有很规律的发声方式,幼鸟不断发声是在模仿成年鸟的行为。

 

艾奥瓦大学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说:“这表明语言学习可能遵循某种共同的原理,即便体现在人类和鸟类这两种差别巨大的物种上也是一样。”

 

过程似人类

 

菲的研究团队发现,珍珠鸟幼鸟在出生30天至45天后进入“学语”阶段,发出无规律的叫声。

 

这时,幼鸟脑中被称为纹状体前端巨细胞核外侧(LMAN)的区域处于活跃状态。一旦幼鸟掌握了如成年鸟般“唱歌”的本领,这一区域活动便趋于平静,脑中的发声控制最高中枢(HVC)取而代之,开始进入活跃状态。

 

当研究人员阻断成年鸟脑中发声控制最高中枢,它们的纹状体前端巨细胞核外侧又重新活跃起来,并发出像幼鸟一样的叫声。

 

麦克默里说,这一现象说明,鸟类脑部负责学习的部分可以向负责使用技能的部分发送信号,帮助使用技能的脑部区域掌握这些技能。麦克默里认为,这一规律对人脑同样适用。

 

人更具潜力

 

当然,大脑遵循共同的学习规律并不意味着人类学习语言就等同于鸟类学习鸣叫。麦克默里说,“当这些简单规律反映到神经系统的具体运作上,就变得异常复杂”。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自有高明之处。

 

这种差异便体现在学习的潜能上。菲说:“鸟类一旦掌握了发声技能,它们脑部的学习功能就停滞不前。但人类大脑中相当于鸟类脑部纹状体前端巨细胞核外侧的前额叶会终生保持活跃,也就是说人类一生都具有学习新本领的能力。”

 

(《科学》(Science),Vol. 320. no. 5876, pp. 630 - 634Dmitriy AronovMichale S. Fee

 

[评论]  我喜欢像这样的在神经系统层次上对人和动物的对比研究,既能看出相同之处,又能看出区别,比较合乎逻辑。
glia 发表于 2008-5-25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研究最终还是说明了,用动物模型还是有利于提示更高级复杂的神经系统运行机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5-13 10:44 , Processed in 0.0170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