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4|回复: 6

[分享]大脑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功能

[复制链接]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7-3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科学网

由美国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大脑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以前所不知道的重要功能,这为深入研究神经胶质细胞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人类大脑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神经元,一类是神经胶质细胞。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它们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对各种神经信息进行处理,是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思维、创造等各种大脑功能的承担者。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的10倍,但其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仅限于在神经元之间充当填充物,填满大脑中的剩余空间,同时为神经元提供营养。
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否定了以往对神经胶质细胞的看法。
他们采用最新成像技术,发现大脑视皮层中一种名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方位选择性。方位选择性是指该细胞只在某种特定方位(比如90度)的视觉刺激出现时才会作出反应。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只有神经元才具备这种功能。此次的研究不仅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同样拥有这一功能,而且其能力甚至还要高于相邻的神经元。
这一发现证明,神经胶质细胞在大脑中不只是个幕后的配角,而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德国马普学会的科学家沃尔夫和基希霍夫在同一期《科学》上发表评论文章说:“单个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独特反应模式这一发现全面挑战了过去长期的学术观点。”《波士顿环球报》的评论文章说:“在星形胶质细胞被发现100多年后,它们独特的功能终于被发现了。”
另外,研究人员在保留神经元功能的同时,阻止星形胶质细胞发挥作用,结果发现视皮层内局部的诱发血流反应消失了。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神经元的活动激活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再由后者引发血流的变化。这项研究结果可能解答一个长期以来的疑问:为什么大脑内的血流变化与大脑的功能密切相关。
专家认为,舒默尔斯和俞洪波等人的发现还可能开辟出医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当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异常时,其所导致的血流变化异常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疾病,这为寻找神经疾病发病原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来源:新华网)
(《科学》(Science),Vol. 320. no. 5883, pp. 1638 - 1643,James Schummers, Hongbo Yu, Mriganka Su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4 0:06:02编辑过]
 楼主|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7-3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站长应该知道这位俞洪波及其研究工作?

bioguider 发表于 2008-7-3 0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俞洪波以前是寿天德教授的学生,我去神经所的时候,没见过他。虽然不认识,但他做的工作与我们老板段树民教授的研究方向类似。这个工作很有意思,开辟了胶质细胞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大家都知道胶质细胞不再是简单的支持作用,但它们的功能一直没有突破。从以前我们实验室发现的可塑性外,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突破。
opushen 发表于 2008-7-3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喜可贺!的确如站长所述:开辟另外一个新领域。

另外一个问题:胶质细胞有可能在某种催化作用下演变成神经元吗?

 

[em17]
 楼主|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7-4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中国科学家在这一前沿领域已经有了集团优势,了不起!

[em17][em49]
bioguider 发表于 2008-7-4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化出来的星形胶质细胞不可能,但有些干细胞性质的胶质细胞可以。胶质细胞的种类比较复杂,得细分讨论之。
opushen 发表于 2008-7-5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ioguider在2008-7-4 1:16:00的发言:
分化出来的星形胶质细胞不可能,但有些干细胞性质的胶质细胞可以。胶质细胞的种类比较复杂,得细分讨论之。

胶质细胞一般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这三类神经胶质细胞中哪类具有干细胞性质呢?

根据书上介绍,我感觉似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有可能具有这种性质。

成体脑内的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和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组成的吗?

之所以对此类问题感兴趣,是因为这类问题对神经元联接如何形成有重要意义。

神经元的逻辑联接不仅仅是突触的建立,还涉及神经元的生发、树突的生发,其中还牵涉到诱导。

我以为,倘若以被广为认可的神经元刺激传导机制来解释大脑的工作原理,上述问题是无法绕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5-10 04:53 , Processed in 0.054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