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9|回复: 0

《科学时报》学界两栖现象系统讨论

[复制链接]
bioguider 发表于 2003-2-24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科学时报》学界两栖现象系统讨论(均在第一版)

> 1.1月21日

>

> 机制创新迎“海归”

> □本报记者  王静  王丹红  赵彦

>

> 在今天的科技界,活跃着这样一些海外学者:他们有的为了学术交流,有的为促进国

内的科技发展,一年中奔波于国内和国外,常年在空中飞行。人们将这种现象形象地称

之为“两栖现象”。 广为学界称赞的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教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

表。

> 回顾历史,外部智力资源为我所用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科技知识作为一种外来文

化,最早由一些国外传教士以创办教会学堂的途径引入中国。清朝末期,教会学堂的一

些优秀学生毕业后,由政府选派或家庭出资“留洋”,中国出现了第一代留学生。19

世纪末20世纪初,在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学业有成,一部分人先后归国。其中,最

典型的有修建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修建中国第一座铁路桥梁的茅以升,

还有建筑设计师梁思成等一批代表人物。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李四光、钱三强、华罗

庚、钱学森等为代表的海外学者回到祖国怀抱,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工作者奠

定了“两弹一星”的基础。由于海外学者的存在,中国不仅科学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

展,而且经济也充满活力。

> 正因如此,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海外学者,不断扩大选派留学生的规模,

并制定了一系列优厚政策和灵活政策吸引海外学者回国讲学或创业,或以其他身份或形

式进行服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外,各地方政府也

参照国家政策推出了多种多样的相关政策,送往迎来一批批海外学者。这些政策一方面

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加深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

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应该说,这是我国人才引进机制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壮举。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加深,近年来,中国走出国门

的人愈来愈多。出国,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平常事”,不再需要附加更多的条件或层层

选拔。但是,出国留学人员的学识水平、思想素质等各方面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

因此,在目前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面前,海外学者也表现出不同思想风格和动机。一部

分人学有所成真诚爱国,满怀赤子报国之心,为振兴祖国情真意切,往返奔波于海内

外。比如,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计

划”吸引的一批人,不论他们身在何处,都在为国家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自

己的努力。

> 中科院物理所是一个海外学者云集的地方,在职科研人员90%以上有留学经历,每

年还有许多国际著名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来所进行短期讲学或从事研究工作。频繁的学

术交流不仅使物理所涌现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产生了许多科研成果,增强了科研实

力,而且使中国物理学在某些领域走在国际前列,物质超导、表面物体纳米结构等在国

际上可谓首屈一指。毫无疑问,海外学者的到来为物理所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

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但是,不能不看到,也有个别人利用我国某些政策中的不完备之处和管理盲点,试图

钻空子,在学界产生了负面影响。记者采访的一位海外学者以某种形式进入某研究所

后,除了要求科研资源外,还要求老研究人员提供与该项研究并无直接关系的该研究所

几代人积累几十年的技术数据和成果,严格地说,这种要求违背知识产权原则。人们不

禁会问,“他回国服务的目的何在?”

> 值得欣慰的是,主管部门已经充分看到这些问题,并正着手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一

些科研单位的管理者也合法合理合情地恰如其分地应对了类似的问题。

> 由此看来,“两栖现象”作为我国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中出现的一种特定人才流动趋

势,值得我们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总结经验,以便建立一个人才合理使用的良好

机制,以便海外学人更好地服务国家,以便我们人才战略更趋完善。

> 我们欢迎有识之士对学界“两栖现象”的关注与回应!

>

>

>

>

> 2. 1月23日

>

> 架起学术交流的彩虹桥

> ——国内管理专家如是说

> □本报记者 王丹红 王静 赵彦

>

> 许多人都说,海外学者回国效力,能有效地使中国科学与世界融合,他们就像空中一

道美丽的彩虹桥,连接着中国与世界。

> 日前,记者走访了国内一些著名学术机构,探询了那里的“两栖现象”。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相得益彰

>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国内一个颇具特色的研究所。这里的海外学者和本土科研人

员工作交汇,比例大约各半,研究内容涉及应用基础和工程科技。

> 海外学者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正推动着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并与本土学者和睦相

处。既各显神通,也彼此学习和促进,成果交相辉映。

> 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定要利用外脑智力资源促进研究所发

展。如果有人想利用机会在自动化所蒙事是办不到的。在我们所从事的行当里,何人在

国际上有何水平,处于何种地位,可能为自动化所做什么贡献,我们心中有数。既然彼

此有需求,大家实话实说,实说实干,不玩虚的。在管理上,一律制度化、规范化,具

体问题均有细则条文约束。”

> 清华大学:用人有道

> 如何看待两栖现象,用好海外资源,对于清华大学的管理者,一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课题。

> 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裴兆宏研究员介绍,前些年,某大城市的一个研究所的人才基本

上全到新加坡去了,国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人事部在征求意见时,有人提出是否应

制定一些限制政策,以防止人才的流失。高校大部分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好不容易将闭

塞的国门打开,这个局面一定要珍惜保护,不要“因噎废食”。

> 在清华的人才引进政策中,有部分海外学者选择回国工作,但人数有限,还有大量的

学者在海外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他们通

过多种方式为国家服务,这是主流,应该鼓励。

> 从1998年实施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以来,清华大学聘请了33位“长江学

者”,对签订了合同而不能履行义务的3位“长江学者”,合同被解除,他们基本都是

因为私人原因不能回来工作,或不能按工作时间要求工作。

> 清华引进海外人才的各种政策,一类是希望海外学者全部回国工作,如教育部设立的

“长江学者”,这些职位有明确的工作时间要求;对那些不能完全回国工作的学者,清

华邀请他们通过短期回国讲学的形式,带入国际上最新的前沿动态,引入全新的国际化

视角。

> “清华大学绝不容忍一些违规事情的存在。曾有清华大学的教授对我说,有学校邀请

他们去做特聘教授,没有工作时间的要求,他们可继续在清华做教授。我对他们说,你

们可以接受其它学校的邀请做特聘教授,但必须从清华调出。” 裴兆宏这样直言清华

的“戒律”。

> 清华大学科技处处长张华堂博士认为:“目前国家加大力度吸引有才华的海外学者为

国服务,很有必要。我认为现在做得不是太多,而是不够。部分学者在海外的时间较

长,对国内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尽管有媒体的介绍,但不尽全面,他们第一次回来时有

顾虑、有困难,通过短期的访问或讲学,请他们回来,很多人是在回来看过后决定回国

的。我们吸引海外人才的同时,也注意政策的公平、公正,对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我

们以学术水平作衡量标准,一视同仁。”

> 在清华最近举行的一个人才引进会,一位荷兰大公司的总裁提出每年到清华工作半

年。“我们认为这不现实,公司的总裁不太可能有半年的时间‘脱岗’,如果两边跑,

可能两边都做不好,所以,我们明确拒绝了。”

> 张华堂说:“清华大学要努力建世界一流大学,管理也要跟进。我希望在反思时不要

走极端,清华这几年的发展相对稳定,没有走极端。”

>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 监管有力

>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薛勇彪研究员,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海归

派。

>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一些不良倾向只是少数现象。一旦出现了问

题,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处理。做科学研究需要专心专意,需要全部的投入,一个人不可

能同时有两份全职工作,在国际科学界,这是一个常识。”

> 据了解,中科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对此有明文规定:“百人计划”入选者要求在

国内全职工作;一年内如果出国时间在3个月以上,其间应为学生找替补导师;如果出

国时间在6个月以上,学生就必须换导师。工作时间在6月个以下,单位按实际工作日

支付工资。

>

>

>

>

>

> 3. 1月24日

>

> 贵在胸怀报国志

> ——海外学者吐心声

> □本报记者 王丹红  王静  赵彦

>

> 在讨论学界“两栖”现象过程中,作为当事人的海外学者更需要我们关注,倾听他们

的心声。

> 旅美学者饶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位多面手,有多篇论文发表在《自然》、《科

学》、《细胞》等世界一流学术刊物上,除回国参加学术活动外,他还经常被世界一流

大学和机构邀请讲学。

> 近几年来,他频繁往来于中美之间,为中科院、北大拖愀劭萍即笱У难??部危??br>
发起中美联合的小型科学精英会议。饶毅的经历说明,一位科学家可以同时兼顾国外和

国内的工作,但前提是他必须胸怀报国志。

> 谈起对“两栖现象”的看法,饶毅说:“中国科学的发展当然主要靠全时在中国的科

学家;海外学者回国短期工作,则应以促进中国科学发展为最高目的。”

> 他说:“我和同事们这几年也参与了一些海内外合作项目,我们觉得应该做力所能及

的事情。1996年,鲁白、梅林和我曾经尝试在上海和国内学者共同主持实验室,申

请过一点经费,但都由国内学者负责,我们没有决定过经费如何应用。”

> “我觉得要做就要负责,做得不够好就不要做,等情况改变或者有时间后再说。比

如,我们组织研究生教学,效果就比较好。我们每年给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近两百名学

生讲解基础课,提倡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生命科

学学生的学习方法。”

> 饶毅和吴家睿教授主持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两门课程——分子生物学和细

胞生物学,2002年被《自然》杂志誉为世界水平的课程。

> 生命科学领域中另一位广受赞誉的海外学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所所长蒲慕

明。在这位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率领下,神经所3年来取得了令世界同行惊讶的成果

:自2001年底起,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8篇,占同期中国生命科学界同类论文

总数的30%以上。

> 作为中国科学院50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外籍所长,蒲慕明20世纪70年代毕业于

台湾清华大学,200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是伯克利加州大学讲座教授

和神经生物学科主任。多年来,蒲慕明一直积极参与两岸三地的教育和科学事业。

> 尽管记者一时还没有和这位“空中飞人”联系上,但许多和他有过接触的学者都对他

表示出由衷的钦佩之情。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薛勇彪研究员介绍说

:“有许多海外学者是真心真意为中国科学事业工作的,蒲慕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平均一年在国内研究所工作的时间大约为一个月,平时都是通过电话与电子邮件与所

里联系,将研究所管理得很好,但他不在国内领取薪水。”

> 美国哈佛大学Rowland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东明博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海外杰出青年的入选者。作为物质科学的“两栖人”代表,他认为:“国家有关吸引

海外人才的政策,已经对中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产生了有利影响。但一些不良倾向确实

存在,决策层应该重新审视现有政策和有关程序。讨论这一现象很有意义,最重要的是

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管体系。我认为,通过那些保证兑现其有关承诺的海外学者的辛苦

努力,中国会因此而受益。”

>

>

>

>

>

> 4。.2月10日

>

> 积极引进 严格管理

> ——从科技政策的变化看我国人才引进战略

> □本报记者  王静

>

> 基于科技人才供需形势的变化和进一步完善国家人才引进政策的要求,最近,我国科

技管理部门对利用“外脑”的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并针对一些不良现象及时采

取措施。这一切,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中已得到充分体现。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出台的初衷,在于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人才断层”问题。

1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计划至今仍是吸引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回国建功立业的有效方

式,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人才引进计划。

> 10年过去了,中国科学院的科技队伍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人才断层”不再是中国

科学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百人计划”也一直在酝酿进行战略调整。当前,中

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中国科学

院已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研究所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对院内优秀人才的

管理,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出台了《关于调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

划”招聘方式的若干规定》。

> 新规定中隐含着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研究所”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是“主体”,实际

上是把人才引进的权力转移到了用人单位,而非以往的中国科学院院层面的相关业务局

或人事教育局。另一个关键词是“管理”,明确要“加强对院内优秀人才的管理”,其

中既包含了用制度对道德进行约束,也包含着制定更加严密和严谨的制度。如规定称,

“各单位按照本单位创新方案,根据科技目标,特别要针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院重

大项目对急需人才的需求,制定本单位的人才规划,向院‘百人计划’办公室提出‘百

人计划’招聘岗位的申请。”这项要求以前是没有的,也是新规定的核心部分。

> 据中国科学院人教局有关人士介绍,除改进人才引进制度外,他们还采取措施消除某

些盲点,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先后取消了80余位“百人计划”获得者的资格,以维

护中国科学发展的正常秩序。

>

>

>

>

>

> 4. 2月12日

>

> 遵守工作承诺

> □本报记者  王丹红

>

> 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学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学者为国服务,国家

制定了一系列灵活的政策,包括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的“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等。除部分学者选择了

完全回国工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者仍在国外工作,他们辛勤地穿梭在两国之间,

在空中架起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联结着中国和世界,像催化剂一样促进了中国科学事

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也出现了极个别的人,他们在国内申请了

研究经费,却没有兑现相应的工作承诺。

> 科学研究需要全部身心的投入,实验科学家们之所以被称之为“bench sci

entist”,就是指对实验科学家来说,实验室就是他们的办公室,实验台就是他

们的办公桌。也许正因如此,每项科学研究都有相应的工作时间要求,以保证其质量。

比如,国家“973”项目要求其首席科学家每年用在项目研究上的时间为9个月;中

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要求入选者在国内的工作时间不低于9个月;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的“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要求受聘的海外学者每年在国内的工作时

间累计应达到3个月。

> 记者两年前在采访“973”项目“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时,发现项

目的首席科学家不是项目书上的许智宏院士,而是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薛勇彪研究

员。记者问为什么首席科学家会换人?得到的回答是:许智宏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表示

自己不能保证每年在项目上的工作时间,所以提出不再担任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这是一

位科学家应有的诚实和正直,也是对自己事业的尊重。

> 但是,记者也听到一位海外学者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海外学者学术讨论会上说:“要我

们每年回来6个月或3个月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当初同意这些要求并签订合同,是

希望帮助国内的合作伙伴申请经费,反正这笔钱没有被带到国外,还是在中国用,没有

贪污之嫌。”这句话让人感到诧异:如果事先明知道不能保证工作时间,那为什么还要

签订合同?如果认为政策、规定制定得不够合理,为什么又不提出意见呢?

> 签订一份明知不能履行义务的合同协议是有违道德的行为。科学家在公众中享有极高

的声望。美国哈利斯民意调查公司2002年8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公众将

“科学家”视为最受尊重的专业人士,位于医生、律师之前。该公司同年11月的调查

表明,68%的回答者说他们相信科学家所说是真话,远远高于美国总统所得到的信任

程度。科学家们获得的这份信任弥足珍贵,是这一职业长期努力发展所得,科学家们应

当更加珍惜。

> 尽管这种有违道德的行为是极个别者所为,但是它会损害科学的形象。中国科学院院

长路甬祥指出:“有限的经费要用在刀刃上,对已存在的问题要坚决进行清理与纠正。

科学是最讲‘认真’的,我们要更加严格地执行规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5-20 11:38 , Processed in 0.0185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