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3|回复: 0

运动障碍-现代疾病诊断治疗学

[复制链接]
cc79cc 发表于 2014-11-19 09: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良性特发性(家族性)震颤

良性特发性震颤病因不明。有时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震颤可始发于任何年龄,精神紧张时加重。震颤常累及一手或双手、头部或头手同时受累,但下肢一般不累及。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少量饮酒常可使症状明显缓解,但缓解短暂,其机制不明。

尽管随时间进展,震颤可越发明显,但一般不致构成病残,也无需治疗。偶可影响手的技巧性动作,致使书写障碍。累及喉部肌肉,可影响语言。此种情况下,服用普蔡络尔(propranolol )可能有效,但需连续服用,每日剂量60~240mg不等。对于在特定可预知的情况下震颤加重的病人,间歇性治疗有时也可助效。普萘洛尔无效时,可用扑痫酮,但原发性震颤病人常常对扑痫酮非常敏感。初始剂量为每日50mg;酌情每2周增加50mg;通常有效维持剂量为125mg,每日3次。对上述措施无效的病人偶尔对阿普唑仑(alprazolam)有效,每日高剂量可达3mg,分次服用。

对药物治疗无反应者,进行震颤对侧丘脑手术可能有效。单侧高频丘脑刺激是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同样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副反应轻微、短暂,因此较易被选用。双侧丘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显著增高,而双侧丘脑刺激危险略低。

(二)帕金森综合征

【诊断要点】

ʇ震颤、强直、运动缓慢、进行性姿势不稳的任意联合表现

ʇ皮肤脂溢很常见

ʇ轻微的智能减退

【概述】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可见于所有种族的相当常见的疾病,性别分布大致相同,最常见的是特发性帕金森病即震颤麻痹,发病以45~65岁最常见。

【病因学】 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很少有家族史,部分病例有2-synuclein基因突变,或基因突变发生在第2号染色体的某个区域上。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病人日渐少见。特殊毒物接触(如镁、二硫化碳)和严重的CO中毒皆可导致帕金森综合征。某些人为娱乐目的吸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出现典型的帕金森综合征。MPTP在人体内转化成为一种神经毒素,选择性损害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应用神经抑制剂、利血平或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的病人可能发生可逆性的帕金森综合征。表现类似进行性占位性病变的半身帕金森综合征则很少见。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都是正常情况下存在于纹状体的神经递质。特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由于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多巴胺减少,导致纹状体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平衡失调。治疗通过服用抗胆碱能药物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或给予多巴胺前体左旋多巴以纠正平衡失调。

【临床表现】 震颤、强直、运动缓慢、姿态异常是帕金森综合征的主要特点,这些临床表现可以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智能也可有轻微减退。震颤4~6次/秒,静止时显著,精神紧张时加重,并常于活动时减轻。震颤先局限于一个或一侧肢体,数月或数年后波及更为广泛,最终累及四肢。但有些病人始终并无震颤。

特征性的屈曲姿态是强直所致,强直表现为被动运动时的阻力增加。但帕金森综合征最影响功能的症状是运动缓慢造成的,表现随意运动减慢,自动运动(如行走时手臂摆动)减少。令人惊讶的是,在紧急情况下,病人可能短暂恢复有效的随意运动,如突然一跃避开迎面驶来的机动车辆。

已充分发展的帕金森综合征临床诊断通常是简单的。病人面容相对刻板,睑裂增宽,瞬目减少,面部表情呆板。常见头面部脂溢。可以有轻度眼睑痉挛、口唇震颤。若以每秒2次左右频率反复敲击鼻梁,则出现持续的眨眼反应(Myerson征)。其他表现包括可能归因于吞咽困难的流涎,声音低平,某些或全部肢体不同程度的静止性震颤和强直,随意运动缓慢,精细或快速轮替运动障碍及小写症。没有肌无力(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其产生肌力),没有键反射或足跖反射的变化。但病人很难由坐位站起及起步行走。步态以小碎步和没有上肢正常的自动摆动为特征,可能转身不稳,止步困难并有跌倒趋势。

【鉴别诊断】 轻型病人可能发生诊断问题,特别是震颤轻微或没有时。例如,轻微的运动减少或轻度震颤常归因于老龄。抑郁症可表现为面部表情的减少、音调单调、自主运动减少,可能难与轻型帕金森综合征鉴别,特别是这两种病可同时发生。因此对某些病例可试验性应用抗抑郁治疗。根据家族史、震颤的特点和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的缺如,可以区分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综合征。Wilson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点是发病年龄早、有其他异常运动、K-F环、慢性肝炎和组织中铜含量增高。Huntington病也可出现强直、运动缓慢表现,如果未注意到家族史和伴随的痴呆,就可能误诊为帕金森综合征。Shy-Drager综合征除可有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还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不全(体位性低血压、无汗、括约肌功能障碍、阳痿等)和更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或小脑体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运动缓慢和强直伴有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和轴性肌张力障碍。Creutzfeldt-Jakob病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但常见痴呆、肌阵挛、明显的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脑电图有特异表现。皮质基底节变性的帕金森综合征伴有皮质功能损害表现,如失用、感觉忽视、痴呆、失语等。

【治疗】

1.内科方法 帕金森综合征早期不需药物治疗,但应该与病人交代疾病的性质,必要时仍应接受药物治疗。

(1)金刚烷胺(amantadine) 对症状轻微尚无病残的病人可能有效。该药可改善帕金森综合征的所有临床表现。但机制不明。副作用有不安、意识模糊、抑郁、皮疹、水肿、恶心、便秘、厌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但常规剂量(100mg,每日2次)副作用相对少见。

(2)抗胆碱能药物 缓解震颤和强直的效果比对运动缓慢的效果好。治疗由小量(表23-2)开始,


表23-2 某些抗胆碱能性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





逐渐加量,直到满意疗效,或直到出现副作用难以再加量时。如果治疗无效,可逐渐停药,再试用其他药物。

常见的副作用有口干、恶心、便秘、心悸、心律不齐、尿潴留、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思睡、瞳孔扩大、眼压增高、调节障碍等。

禁用于前列腺肥大、窄角型青光眼或胃肠道梗阻性病变。老人对抗胆碱能药物的耐受性亦差。

(3)左旋多巴(levodopa) 左旋多巴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可改善帕金森综合征的所有表现,包括运动缓慢,但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早期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低血压,也有心律不齐。运动障碍、不安、意识模糊和其他行为改变发生较晚,但逐渐增多。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如舞蹈症、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震颤、抽搐、肌阵挛。“开关现象”发生更晚些。发生“开关现象”时,帕金森综合征的病情出现快速短暂性的波动难以预测,但常见于白天。一些病人的明显运动缓慢的“消失期”,与血浆左旋多巴的水平下有关。而“发作期”运动障碍明显,但运动增多。卡比多巴(carbidopa)能抑制降解左旋多巴为多巴胺的酶,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合用时,可以防止左旋多巴的脑外降解,从而减少左旋多巴的每日需用量,并降低了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这种联合用药,不能防止“开关现象”的发生,而其他副作用(运动障碍、精神合并症)的发生率实际上可能会增加。

通常用的信尼麦(Sinemet)是以固定比率的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制成的复合剂,两种成分的比例为1∶10或1∶4。治疗由小剂量开始,如Sinemet25 /100(含25mg卡比多巴和100mg左旋多巴)每次1片,每日3次,视疗效逐渐增加剂量。Sinemet CR是控释剂型(含卡比多巴25或50mg,左旋多巴100或200mg)。减少必须用药的次数,有时能减轻疗效的波动性。把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最低推荐量,并主要在晚餐中摄入蛋白质,以减轻症状的波动性。

左旋多巴运动障碍和行为方面的副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但减量可能降低疗效。

左旋多巴禁用于精神疾病和窄角型青光眼。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及停药2周内的病人禁用左旋多巴,否则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对可疑黑色素瘤或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的病人,左旋多巴可能使之恶化,应慎用。

(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时,与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比较,症状波动和运动障碍发生率低。以前用于左旋多巴耐受或出现“开关现象”的病人,现在最好是在给予左旋多巴之前,或在用小量的Sinemet 25/100(卡比多巴25mg,左旋多巴100mg,每日3次)时,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Sinemet剂量保持固定,而激动剂的剂量逐渐增加。溴隐亭(bromocriptine)和协良行(pergolide)是广泛应用的两种激动剂,为麦角衍生物,疗效相当。溴隐亭开始剂量为1.25mg,每日2次,每隔2周增加2.5mg,直到疗效满意或副作用限制进一步加量。帕金森综合征病人通常每日维持量在10~30mg。只是从小量开始,再根据疗效和耐受性逐渐加量。

副作用有厌食、恶心、呕吐、便秘、体位性低血压、肢端血管痉挛、心律不齐、各种运动障碍、精神障碍、头疼、鼻充血、红斑性肢痛、肺浸润。禁忌证为精神病或新发心梗病人,最好不用于外周血管病及曾有过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人。

pramipexole和ropinirole是两种新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非麦角衍生物,选择性高,副作用小,比旧有的麦角衍生物长效或疗效更大,对帕金森早期和晚期都有效。每个病人都应逐渐加量。pramipexole初始剂量为0.125mg,每日3次,一周后加倍,两周后再次加倍,而后根据疗效和耐受性,每周增加日剂量0.75mg。大多数病人剂量需要0.5mg~1.5mg,每日3次。ropinnole初始剂量为0.25mg,每日3次,每周增加0.75mg。 4周后每日加1.5mg。大多数病人剂量需要2mg~8mg,每日3次。副作用有疲乏、嗜睡、恶心、外周水肿、运动障碍、意识模糊和体位性低血压。

(5)司来吉兰(selegiline) 为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剂,有时用作左旋多巴的辅助治疗。通过抑制多巴胺的分解,可改善症状波动,降低左旋多巴的副作用。但总的效果不满意。标准剂量为早餐5mg,午餐5mg。本品可使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加重。

有理由相信司来吉兰可以阻止帕金森病的进展。但这一观点尚未能被研究证实。尽管如此,对年轻或轻症病人,仍应考虑这个重要因素。

(6)氯氮平(clozapine) 为一种dibenzodiazepine衍生物。对于意识模糊和精神症状(可以是医源性的)经常有效。锥体外系的副作用很少,不会阻断多巴胺能药物的作用。病人首剂睡前服6.25mg,必要时每日增加25~100mg。小剂量时即可能加重医源性运动障碍。

(7)托卡朋(tolcapone)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可以减少左旋多巴代谢成3-氧甲基多巴,从而改变左旋多巴的血浆药代动力学,保持更稳定的血药浓度和对脑的多巴胺能刺激作用。在美国目前此类药物只有托卡朋。它作为辅助治疗,对使用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有症状波动或其他不良反应的病人,以及那些其他辅助治疗失败或不适用于这些治疗的病人,可以减轻症状波动,延长左旋多巴治疗的有效时间。托卡朋剂量为100~200mg,每日3次。同时服用的信尼麦应减少1/3剂量,以避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低血压和晕厥等副作用。有时可发生令人烦恼的腹泻。由于少数病例出现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因此托卡朋不用于既往有肝病病史的病人。按厂商要求,使用该药物的病人,第一年每两周应监测肝功能,以后间隔时间可长一些。

2.一般治疗 理疗、语言训练疗法对许多病人有帮助。对日常生活设施作简单的调整,可改善生活质量,如室内适当安置扶手、樽,特制的大把手刀叉餐具,防滑橡胶桌垫,扬声器材。

3.外科治疗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对抗震颤麻痹药物产生难以耐受的副作用,且又无广泛血管病变或显著认知功能下降时,丘脑手术或苍白球手术可能有效。手术一般只限于单侧,双侧手术死亡率高。近来有报道,将肾上腺髓质或胎脑黑质组织从尾状核植入,可使某些病人获益,但此结果没有被其他研究者证实,或仅见轻微疗效。这种治疗方法仍在进行评估之中。

4.脑刺激治疗 高频丘脑电刺激可有效抑制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小样本病例研究表明,对双侧下丘脑核或苍白球内侧采用慢性电刺激,可以缓解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脑电刺激的优点是可逆、对脑组织损害小或无损害。其疗效正在几个中心被探索。

(三)Huntington病

【诊断要点】

ʇ以舞蹈症和痴呆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加重

ʇ有家族史

ʇ基因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

【概述】 Huntington病的特点为舞蹈症和痴呆,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世界各地各人种均有发病,患病率约为5/10万。致病基因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短臂。在4P16.3处有一个扩展而不稳定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

【临床表现】 通常发病年龄为30~50岁。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一般15~20年内死亡。始发症状包括异常运动或智能改变,最终两者均出现。最早期的精神改变常在行为方面,出现易激惹、喜怒无常、反社会行为和精神障碍,而后发展为明显的痴呆。运动障碍最初可能仅表现为烦躁不安或不能安宁,最终出现舞蹈动作和某些肌张力障碍性姿势。有时是进行性强直和运动不能(而不是舞蹈症)或伴随痴呆,这种情况特别见于儿童期发病的病人。在确诊病例中,CT扫描常见大脑萎缩和尾状核萎缩,而尾状核解剖结构正常时,磁共振和PET即可显现葡萄糖利用减少。

对无舞蹈手足徐动症家族史的病人,不能归因于Huntington病,至少也要到临床及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已排除其他原因的舞蹈症后,才能考虑此诊断。年轻病人偶见A族链球菌感染后出现自限性的Sydenham舞蹈症。对于仅有进行性智能衰退的病人,除非有典型家族史或运动障碍,否则与其他原因的痴呆相区别是不可能的。

【治疗】 Huntington病没有根治性办法,也不能阻止其进展,治疗纯属对症性的。从已报道的生化改变来看,γ-氨基丁酸(GABA)和乙酰胆碱神经元的活性相对减低,或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相对亢进。所以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吩噻嗪或氟哌啶醇(haloperidol),可以控制运动障碍和任何行为改变。氟哌啶醇治疗通常以1mg,每日1~2次开始,根据疗效每3~4天加量。在欧洲广泛用来治疗运动障碍的四苯喹嗪(tetrabenazine) ,为一种消耗中枢单胺类的药物,在美国尚没有此药。利血平的作用与四苯喹嗪相似,可能也有治疗作用,可根据疗效逐渐增量至每天2~5mg。氯氮平(clozapine)可能对行为改变有效。试图通过提高中枢性GABA活性来代偿GABA相对缺乏,或者借助给氯胆碱代偿乙酰胆碱相对活性不足的治疗方法,均未见疗效。最近报道Huntington病病人脑的某些区域生长抑素(一种神经肽)水平增高。目前正在研究巯乙胺(cysteamine)作为一种脑生长抑素的选择性清除剂的疗效。

病人的后代应作遗传学的咨询,通过基因检测可对疾病进行症状前探查和明确诊断。

(四)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

【诊断要点】

ʇ肌张力障碍性运动和姿势

ʇ出生发育正常;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ʇ检查(包括CT扫描或MRI )未发现肌张力障碍的原因

【概述】 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idiopathic torsion dystonia)可以散发或遗传。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9q34(命名为DYT1),唯一的突变为一个GAG的缺失。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长臂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致病基因还不清楚。症状可从儿童期或稍晚些开始,持续终生。

【临床表现】 疾病的特点是以异常的运动和姿势起病,但病人出生和发育正常,既往无相关疾病,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包括CT扫描)也无异常运动的原因。头颈部的肌张力障碍性运动表现为斜颈、眼睑痉挛、做鬼脸、强迫性张口和闭口动作。肢体也可以出现异常,而表现特征性姿势。发病年龄对临床表现和预后都有影响。儿童期发病病人,常有本病家族史,先出现下肢的症状,后进展到全身肌张力障碍而造成严重残疾。反之,起病较晚者,无阳性家族史,症状常始于上肢或中轴结构,一般不出现严重残疾,但有些病人最终会发展成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总体来说,大约1/3病人最后严重残疾以致被限于轮椅或床上,另外1/3病人仅受轻度影响。

在诊断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之前,必须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肌张力障碍。如围产期缺氧、产伤和核黄疸都是肌张力障碍的常见病因,但患儿通常在5岁之前即出现异常运动,一般早期发育有异常,癫痫史也不少见。检查除运动异常外可能发现智力迟钝和锥体束缺损征。肌张力障碍性姿势见于Wilson病、Huntington病及帕金森综合征;也见于昏睡性脑炎,精神抑制性药物治疗的后遗症,及一些其他病变。这些病例皆可根据病史和伴随的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治疗】 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的药物治疗一般效果差。左旋多巴、安定、巴氯芬、卡马西平、金刚烷胺及抗胆碱能的药物(大剂量)偶尔有效;如果无效,试用吩噻嗪或氟哌啶醇可能有效。对每个病例,治疗剂量是个体化的,根据疗效和耐受性而定。然而,后面这些药物的剂量,一般要用到产生轻度震像麻痹时才有效。以单侧肌张力障碍为主,特别是累及肢体的病人,立体定向丘脑手术有时有效。

(五)局灶性扭转肌张力障碍

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的许多症状也可单项出现,对此最好看做是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有阳性家族史者可认为是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的顿挫型表现,如无家族史,则为其成年起病型的局灶性表现。某些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病人,致病基因在8号染色体(DYT6)和18号染色体(DYT17)。药物治疗一般不满意。用于治疗特发性扭转肌张力障碍的药物可以试用,少数病人可有一定疗效。另外,限制型肌张力障碍,如睑痉挛或斜颈,向作用亢进的肌肉局部注射肉毒素A,可能收效持续几周或几月,必要时可重复应用治疗。

睑痉挛和上颌肌张力障碍可作为独立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前者的特征为自发性非随意的、强迫性的眼睑闭合,间隔时间不等。上颌肌张力障碍的特征是口周肌肉的非随意性收缩,比如口腔非随意性张开或闭合,无目标性舌动或伸舌及颈阔肌收缩。

痉挛性斜颈一般在25~50岁起病,特征为颈部扭向一侧。开始为发作性,最终即固定于该侧。发病1年左右,可能自发缓解,否则常持续终生。如果药物治疗无效,选择性脊副神经根和颈上神经根切断术有时有效。多数病例采用局部注射肉毒素A有效。

书写痉挛的特征是用手书写或做其他工作(如弹钢琴、使用起子或炊具)时,手和前臂出现肌张力障碍性姿势。药物治疗通常是徒劳的,建议病人最好练习用另一只手代替右手。注射肉毒素A对一些病例有帮助。

(六)肌阵挛

任何人都可能偶尔有过肌阵挛性抽动,特别是在入睡时。全身性或多灶性肌阵挛,常见于特发性癫痫。某些以癫痫发作和进行性智能减退为特征的遗传病,如脂累积病,尤为显著。肌阵挛也是各种罕见的变性病,如Ramsay Hunt综合征的特征,还常见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和Creutzfeldt-Jakob病(CJD)。全身性肌阵挛抽动可见于尿毒症和其他代谢性脑病,左旋多巴治疗,酒精或药物戒断状态以及缺氧性脑损害后。孤立性肌阵挛还有遗传或散发的基础,可出现在其他方面均正常的人身上。

节段性肌阵挛是局灶性脊髓病损的罕见征象,也可能是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后者是对侧感觉运动皮层反复局灶性癫痫放电,有时是由内在结构的损害所致。脑电图有助于弄清癫痫的性质,CT扫描或MRI可以发现病因性损害。

某些抗癫痫药对肌阵挛有效,如丙戊酸、苯二氮类,特别是氯硝安定(表23-2)。吡拉西坦(piracetam)可能也有效,剂量可达每日16.8g。对缺氧性脑损害后的肌阵挛,羟色氨酸常有疗效,本品是5-羟色胺的前体,为试验性药物,有时氯硝安定也有用。羟色氨酸应该逐渐加量,直到每日1~1.5mg。节段性肌阵挛的病人,应当寻找局灶性病损,并给以相应的治疗。

(七)Wilson病

这种代谢病病人,可出现异常运动和姿势,伴或不伴肝脏受累征象。详见第21章。

(八)药物诱发的异常运动

吩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能引起种类广泛的异常运动,包括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舞蹈症和迟发型运动障碍。这些合并症将在第2节讨论。使用左旋多巴、溴隐亭、抗胆碱能药物、苯妥英、卡马西平、锂剂、苯丙胺或口服避孕药的病人可能出现舞蹈症,停药后即可消失。同样的,左旋多巴、溴隐亭、锂剂、甲氧氯普胺、卡马西平可致肌张力障碍。利血平、丁苯那嗪和甲氧氯普胺可致帕金森综合征。姿势性震颤可见于各种药物,包括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茶碱、咖啡因、锂剂、甲状腺激素、三环抗抑郁剂和丙戊酸。

(九)Gilles de La Tourett综合征

【诊断要点】

ʇ多发性运动和声带抽搐

ʇ症状从21岁前开始

ʇ抽搐频繁出现至少1年

ʇ抽搐在数量、频率和性质上随时间改变

【临床表现】 80%病例以运动性抽搐为首发表现,面部抽搐最常见。剩下的20%病例首发症状是声带抽搐。最终所有病人均出现不同的运动抽搐和声带抽搐。这些临床表现最先出现在儿童期,一般在2~15岁。运动性抽搐常见于面部、头部和肩部,如鼻吸气、眩目、皱眉、耸肩、甩头等)。声带抽搐通常包括发轻微喉声(grunts)、大声喊叫(barks)、发出嘶嘶声(hisses)、清嗓子、咳嗽等。但有时也有口头语言,包括秽语(猥亵的语言)。也可以有模仿言语(重复他人的言语),模仿行动(模仿他人的行动)和重复言语(重复单词或短语)等行为。有些抽搐发作可能是自残性质的,如咬指甲、拔头发、咬嘴唇或舌头。本病是慢性病,病程可以有复发和缓解。该病常伴有强迫性的行为,这可能比抽搐本身更致残。

检查除多次抽搐外,一般未见异常。除强迫性行为异常外,也可能出现容貌和社交困难导致的精神障碍。脑电图可能有轻度非特异的异常,没有诊断意义。

本病的诊断常被耽误多年,抽搐被当成精神病或一些其他形式的异常运动。在本病确诊之前,病人常受到不必要的治疗。异常运动抽动样的特点和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应当能将本病与其他儿童期出现的运动障碍区分开来。但Wilson病,可有类似情况,故应除外。

【治疗】 治疗为对症处理,可能需要无限期的延续下去。氟哌啶醇一般作为首选药。小剂量开始(0.25mg/d),逐渐加量(每4~5天增加0.25mg),直到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或者达到因副作用的限制而不能进一步增加剂量。通常每日总量以2~8mg为佳,但有时需更大剂量。氯硝西泮(clonazepam)(剂量视治疗反应和耐受程度而定)及可乐定(clonidine) (2~5μg/kg)也有助益,可从中选择一种开始治疗,以避免长期使用氟哌啶醇可能发生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吩噻嗪类如氟奋乃静( fluphenazine )每日2~15mg,也有应用,但如氟哌啶醇无效,改用本品也可能无效。

不能耐受氟哌啶醇或以该药治疗无效的病人,改用与此相关的口服多巴胺拮抗剂匹莫齐特(pimozide),可能收效,开始剂量每日1mg,每隔10天酌情增加1~2mg,每日平均用量为7~10mg。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尚未明确。

利司哌酮(risperidone),钙通道阻滞剂,tetrabenazene和colmipramine的疗效尚有争议。
参考来源:
http://www.kkme.net/web?query=%D4%CB%B6%AF%D5%CF%B0%A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5-17 23:51 , Processed in 0.0207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