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24|回复: 14

关于认知引发情绪的可能的操作方式

[复制链接]
可泽 发表于 2008-1-14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早已知道认知活动是引发情绪的原因之一。在情绪感受是由情绪与感觉结合而成的认识下,认知引发情绪的工作方式似乎更为明朗,并且使由认知产生的情感中的情绪成分可能是最初的身体感受中的情绪成分的重新激活成为新的探索途径。已知的各种身体感受对情感的影响,以及作为情感中枢的杏仁核参与身体痛觉的编码,杏仁核在镇痛过程中的作用等等,支持了身体感受中的情绪成分与情感中情绪成分具有脑结构上的同源性。从情绪是发生在杏仁核等脑核心部位那些与身体生理反应密切相关的结构上来看,无条件情绪的产生必然与身体生理反应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现在可以被直接证明的能够无条件地产生身体生理变化以及杏仁核情绪反应的,只是对身体生物组织有直接意义的刺激。至于通过视、听等认知性特异通路是否也能够无条件性地产生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呢?至少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早就证实了视、听活动能够产生条件性身体生理反应,这也意味着视、听信息可以条件性地产生与身体生理反应有关的情绪反应。那么,由于身体感受是由情绪的和感觉的结合而成,这提示同一身体感受中的情绪和感觉的两种不同通路的神经活动会在这种结合中建立神经联系,从而具有了在以后相互触发对方的可能。那么,当某一旧的身体感受中的特异性感觉被单独激活时,虽然此时没有生理情绪(为了便于叙述,暂且把由身体刺激直接产生的身体感受中的情绪成分称为“生理情绪”)的发生,但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这一感觉与旧的生理情绪的神经联系,就可能激活旧的生理情绪。因此,如果充分考虑到当前认知活动与旧的身体感受中的特异感觉的潜在联系,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所有由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中的情绪成分——心理情绪(为了区别前面的生理情绪,暂且把由认知产生的情感中的情绪成分称为“心理情绪”),都是在个体以前曾经发生过的生理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在当前个体中,由身体刺激产生的身体感受中的生理情绪是一切情感中的心理情绪得以产生的基础,心理情绪的产生都是最初的生理情绪的间接或更间接的重新激活。只是由于重新与这些旧的情绪在意识中结合的往往是来自视觉、听觉等认知感官上的内容,而没有或缺乏来自身体上的感觉,因此在主观意识中表现出情感与身体感受之间在品相上的鲜明区别?

    (欢迎大家指教)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1-15 0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借此话题谈一谈情绪机制研究中的复杂和困难,也算是对这个主题的间接意见。

首先,情绪产生的刺激来源太多。从感觉器官输入的是一大类,通过外界物理化学刺激产生情绪神经刺激;从意识活动中产生的是另一大类,通过想象、回忆、思维等直接由神经活动产生情绪神经刺激;还有从体内生理变化通过内循环、内分泌等系统间接作用产生的情绪神经刺激;可能还有更多的来源,如潜意识等。

其次,虽然针对同一种基本情绪的神经刺激很可能作用于同一个神经中枢,但每个刺激还可能有多个传递通路,如从听觉刺激到恐惧神经中枢就有两条通路,通过意识活动产生恐惧情绪的通路大概谁都不清楚有多少。

更关键的是,目前没有多少有效的手段真正可以将不同的刺激来源以及传递通道分辨出来。Joseph LeDoux的神经元毁损法成功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选用外界恐惧刺激作为手段。如果选用意识活动作为刺激来源,他就没有办法在大鼠身上进行,因为不知大鼠有没有意识;也不能在人类身上进行,因为不能毁损人的神经元。如果选用外界快乐刺激作为手段,怎么样才能在相同的刺激来源下重复地让大鼠快乐起来呢?

有人寄希望于无创伤脑成像手段,我认为有很大的疑问:一种情绪可能会触动另一种情绪,比如你想研究痛情绪,但痛情绪可能会带来恐惧情绪,你如何避免?体内生理变化可能会先引起意识活动,再通过意识活动产生情绪刺激,你如何分辨?等等,等等。

所以我认为,目前在情绪研究中的主要瓶颈在于实验手段,不是理论分析。实验得出的清晰无误的事实太少,理论猜测太多。
 楼主| 可泽 发表于 2008-1-15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你的“...通过意识活动产生恐惧情绪的通路大概谁都不清楚有多少”,我想这存在对情绪是什么和恐惧是不是情绪的认识上的问题。你认为“目前在情绪研究中的主要瓶颈在于实验手段,不是理论分析”,而我认为,如果不吸取已有实验中的新的发现来修正不合理的认识,再高明的实验手段也是没有帮助的。按Damasio的观点来看,作为一种感受的恐惧不该再被看作为情绪,因为与任何感受一样,恐惧感受也是由情绪的和感觉的两种来自不同神经通路的神经活动结合而成的整体感受。而把恐惧依然只当作情绪来看待,把恐惧感受中的感觉通路也当作情绪通路来看待,正是使情绪机制研究显得复杂和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在认识上区分感受中的情绪和感觉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在实验中依然把感觉的通路当成情绪通路,那么,情绪的通路谁都不清楚有多少的情况将永远存在。

是通过你的介绍使我知道了Damasio的相关实验和主观感受是由情绪的与感觉的结合而成的假说。但你是否赞同他的这一观点我至今还没请教过。按他的观点,你认为在恐惧这一主观感受中什么为情绪的,什么为感觉的呢?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1-16 0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泽兄没能理解Joseph LeDoux的情绪机制理论与Antonio R. Damasio的情绪感受理论的区别,混为一谈了。可能我有责任,因为两者我都介绍过。看来要想介绍清楚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何况是两位科学大家的前沿思想。

因为没有时间来全面地比较两位的成就,所以下面的观点只限于同情绪研究直接相关的范围里。

LeDoux的情绪机制理论的重点是情绪如何产生,也就是从外界刺激开始到情绪的神经中枢被激发的神经活动过程和机理。其中被研究的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成果都是在恐惧情绪的神经元回路上完成的。

Damasio的情绪感受理论的重点是情绪产生之后对意识活动的贡献,也就是从情绪神经中枢被激发开始到情绪活动融入意识活动的过程和机理。他试图概括所有的情绪活动,不单是恐惧。主要的发现基本上是通过对神经生理病人的观察和研究得来的。

前者也对情绪产生之后的神经心理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不如后者的广泛和深入;后者也对情绪的产生做过研究,但不如前者细致和清晰。

我在2楼中的讨论,只局限于从情绪刺激开始到情绪神经中枢被激发的神经活动过程和机理。光是这个过程就已经太复杂和太困难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提情绪产生之后的神经心理作用机理。
 楼主| 可泽 发表于 2008-1-16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Damasio的情绪理论的重点是情绪产生之后对意识活动(行为决策)的影响,但他的主观感受假说可以说是对主观感受的组织构造的新的发现,其意义在于揭示了情绪意识(emotional feeling)只是主观感受中的一种成分。如果他的假说是有足够依据的,那么也可以说过去对主观感受神经通路的研究和解释都是有问题的,包括LeDoux的情绪机制理论。因为传统概念下的具体情绪感受已经不该再看作只是对情绪的感受,那么基于对具体情绪感受只是对情绪的感受认识下所确定的情绪通路也显然不是真正的情绪通路。
psyzjs 发表于 2008-1-16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意识(emotional feeling)的确切翻译应该是情绪性体验吧?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1-17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可泽在2008-1-16 9:55:00的发言:
虽然Damasio的情绪理论的重点是情绪产生之后对意识活动(行为决策)的影响,但他的主观感受假说可以说是对主观感受的组织构造的新的发现,其意义在于揭示了情绪意识(emotional feeling)只是主观感受中的一种成分。如果他的假说是有足够依据的,那么也可以说过去对主观感受神经通路的研究和解释都是有问题的,包括LeDoux的情绪机制理论。因为传统概念下的具体情绪感受已经不该再看作只是对情绪的感受,那么基于对具体情绪感受只是对情绪的感受认识下所确定的情绪通路也显然不是真正的情绪通路。

老兄用Damasio的情绪感受理论来质疑LeDoux发现的情绪机制,确实说明你的理解有问题。

真实的情况是:Damasio在阐述他对情绪产生机制的理解时,就引用了LeDoux的发现。也就是说:Damasio本人用LeDoux的发现佐证了他的情绪感受理论,你倒想用他的情绪感受理论去否定后者的发现!?

科学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最高的“金科玉律”就是尊重科学事实。Damasio本人并不掌握LeDoux的发现的科学事实,所以他才对此尊重和借用。那么包括你我在内的科学迷又有什么天大的根据去否认一个科学家发现的科学事实呢?

thinker_jeff 发表于 2008-1-17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syzjs在2008-1-16 19:20:00的发言:
情绪意识(emotional feeling)的确切翻译应该是情绪性体验吧?

Feeling”最贴切的翻译是“感受”,“体验”对应的是“experience”。

我同意搂主的翻译,除非心理学界有什么标准翻译表,非要把“emotional feeling”翻译成“情绪性体验”。

psyzjs 发表于 2008-1-17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hinker_jeff在2008-1-17 1:08:00的发言:

Feeling”最贴切的翻译是“感受”,“体验”对应的是“experience”。

我同意搂主的翻译,除非心理学界有什么标准翻译表,非要把“emotional feeling”翻译成“情绪性体验”。

那翻译成意识也差的太远了.

在心理学的术语中,英文中有2个词对应意识:

consciousness; awareness

 楼主| 可泽 发表于 2008-1-17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和考虑:在中文里“情绪性体验”也就是“情绪性感受”,它们都可以简称为“情绪体验”和“情绪感受”,也都可以简称为“感受”或称为“主观感受”,这倒与Feeling可以对应上。但是,在Damasio的研究中表明,Feeling是由emotional feeling和认知性感觉两种心理特征结合而成的,emotional feeling只是情绪感受(Feeling)中的成分之一。我那句原话是“其意义在于揭示了情绪意识(emotional feeling)只是主观感受中的一种成分。”因此在这里就不能用情绪感受或情绪体验来对应emotional feeling,因为我句子后面的“主观感受”有“情绪体验”的意思,否则就说成“情绪体验只是情绪体验中的一种成分”了。我之所以用了“情绪意识”,也是为了强调Damasio的emotional feeling只是对情绪的觉知而不是情绪感受,可以对应于对情绪的awarenes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7 19:35:0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5-20 09:26 , Processed in 0.0192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