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石悲

感觉思维皮质

[复制链接]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5-6-3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感觉初级区到次级区是个飞跃,也是我们思维活动的开端。

初级区可以看成是感觉器刺激的副本,所形成的神经元网络结构在连续的活动中,会有一些特征性的冲动形成。这些冲动对它周围的皮质的影响,就会形成新的神经元网络结构。初级区的神经网络兴奋活动,是个综合性的兴奋模式,每一个对象的对应网络结构包含着多种特征,只要感觉器能感受、能分辨的特征,都会在感觉网络结构中反映,通过参与神经元的类型、具体位置、数量、联结方式、神经兴奋的频率、强度等。这样一个兴奋网络在活动时,总会把兴奋波向周围扩散,把各种特征的信息向周围传送。这就是一种投射活动,把兴奋向一定的周围扩散。在初级区的周围,有着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对象敏感性的神经元,接受初级区的某种类型信息,就形成了特征的提取。这种提取就象盐在浓缩溶液里的析出过程一样,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没有操纵者的存在。特征的提取也是个整合过程。神经元本身有着节律性自兴奋活动,当周围的刺激,使它的突触兴奋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改变它的原有兴奋节律,成为被激活的神经元。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是个整合现象,是它众多突触所受刺激与它本身兴奋节律的整合。一个神经元兴奋网络的激活形成,更是个整合过程。整合的结果就是特征的析出。在初级区周围的神经元,不同的局部神经元功能柱对原始网络模式中的不同特征有着不同的敏感性。直到原始模式中对个体有意义的刺激信息全部特征析出。从感觉初级区的原始感觉网络模式,到次级区的特征模式析出,是从感觉到思维的飞跃。

以视觉区为例,反复的感觉刺激,在初级区所接受的神经网络结构活动中,相对于颜色的神经电活动模式,会影响次级区的色觉敏感专区-V4区,这就是一种投射现象。v4区对原始感觉模式中的不同颜色相关的生物电信息与本身兴奋模式的整合,析出形成系列色觉特征。其它如轮廓特征、运动特征、旋转特征等,都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只是因为敏感区的不同,而分布在不同的次级区(从v2到v5)。其它感觉道的次级区有着同样的意义。这些在次级区形成的特征网络结构模式,有着可思维直接激活的特点,直接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它们已经具有抽象的特点。

lulu_roc 发表于 2005-7-15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经连接是天生的。那要是感觉不到痛苦就是先天的神经混乱吗
anbinghe 发表于 2005-6-30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料,有道理!

iami 发表于 2005-7-4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石悲 发表于 2005-6-24 22:04:31 :
一开始的手缩回来,不用经过大脑。接下来的活动,那是在大脑的思维皮质和运动皮质共同作用下完成。

关键是在感觉和运动之间是靠什么联系的?其具体的神经通路如何?在其中有无一个反射中枢,是那一区,是些什么神经元?先谢了.

汪之旻 发表于 2005-7-18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怎样的神经能够析取特征呢?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5-7-24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征不是析取,而是自然的形成。要产生这样的结果,不是一个神经元可以完成,而是通过多个神经元的网络结构来完成。神经元本身是个细胞结构,有着自己的生命活动过程。基因决定了它的细胞形态和类别,以及它在生命体中所起的作用。肌细胞的功能特点在于它的收缩性,而神经细胞的功能特点在于它的兴奋性传导。兴奋有主动的,即自律性兴奋,也有被动的,即受刺激后的兴奋。从亚细胞水平看,都是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和传导。

自律性兴奋应该是活的神经元的一般特点。沉睡时所发出的低频波反映了这种自律性兴奋。

所谓受刺激后的兴奋,就是其它神经元的兴奋通过突触传导到它后,引起它的兴奋。凡是有整合功能的神经元应该是多树突的,象皮层普遍存在的颗粒细胞,上面有成千上万的突触。其中单个突触的兴奋,是不会直接引起神经元的兴奋。只有在有效时间内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兴奋,才会有它的兴奋出现。神经元本身的兴奋节律,是它整合所受到刺激的基础。如果所受到的刺激量效结果与它的自身节律相近,自然会更容易达到兴奋。

反复出现的同一种刺激,有助于突触的形成。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结,并不是天生的,天生的只是这种联结的可能性。刺激引导,才是突触形成的关键。

每一个神经元,由于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和它自身活动性的不同,对不同刺激敏感性会有差异。

一个神经元,在它的兴奋通过突触释放后,自然就会失去刺激另一个神经元兴奋的能力。

这样,就单个神经元的特征某一方面析出过程就已经成为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网络结构的不同兴奋(见上面帖中关于特征析出的例子),它的某一特点的兴奋模式中,正好有一种兴奋可以刺激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这样,这些不同网络结构中的某一特点的兴奋模式,就在这个神经元的兴奋中得到了特征的析出。

但是,一个完整的特征的析出,不是单个神经元可完成,而必需是一个可同步兴奋(或连续兴奋)的网络。特征本身是个复杂的多元素的构成,要有不同的神经元来适应不同的敏感刺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也需要有网络本身的互相协调和抑制。还有使这个网络发挥作用的其它神经元的存在,如向其它组织结构发出兴奋的锥体细胞,联络同一局部不同皮层之间的细胞等。一个完整的特征而且应该是多感觉道的综合,包括语言的联合。所以这样的一种能反映特征的神经元网络结构有着众多神经元的参与,而且分布在不同的大脑区域。

同一神经元与不同神经元的协调,可以有着不同的表现。每一个神经元在感觉和思维过程中,应该不是单一的对应于某一具体的对象,而是根据不同的兴奋联系而参与到多种对象的感觉思维活动中。这样有限的神经元(尽管是上百亿的数),可以有无限的感觉和思维内容。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5-8-8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上面这些,根据现有的资料和逻辑推理,就可以得到。问题是这样的神经元兴奋网络应该怎么组构,这才是非常专业的问题。那么多的神经元类型,它们都有不同的活动特点和分布特点。需要多少数量,怎么互相联系,才能达到我们一个观念,想法,印象,等等,这样一个某一瞬间的思维存在?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专业人员会关注起这些问题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9-7 03:14 , Processed in 0.0228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