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3|回复: 0

非联合型学习?

[复制链接]
szk8888 发表于 2004-5-9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又称简单学习。它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习惯化和敏感化即属于这种类型的学习。习惯化是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出现时,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射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例如,对一个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强噪音,人们不再产生对它的反应。习惯化是当新异的引导刺激反复使用后,行为反应强度的下降。当动物面临一个新的刺激时,它首先是以一系列反射作出反应。随着刺激的的重复,如果不给予奖励或惩罚,动物的反应下降最后消失。习惯化可能是最普遍的学习形式。通过习惯化,动物和人类学会忽视那些已经丧失了新奇性或无意义的刺激,而将注意力转向更重要的刺激。习惯化被认为是人类幼儿时期出现得最早的学习过程,并被用于研究婴儿的智力过程如注意、感知、和记忆等。敏感化是指反射反应加强的过程。例如,一个弱的伤害性刺激可引起弱的收缩反应,但在强的痛刺激之后,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增强。强刺激和弱刺激之间不需要建立什么联系。在时间上也并不要求两者的结合。敏感化是比习惯化更为复杂的学习形式:它是强或有害刺激出现造成的动物反射增强的结果。与习惯化相比,敏感化引起动物对大量刺激产生注意,甚至对以前的无害刺激反应也加强,这是因为这些刺激有可能带来疼痛或危险的结果。敏感化与习惯化一样,能够持续数天至数周,这依赖于刺激的模式。



我想提问的是习惯化和敏感化学习的神经机制是什么,请大虾指点,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2-24 00:07 , Processed in 0.0144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