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6|回复: 0

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真的可以将记忆擦除吗?

[复制链接]
xiaofang 发表于 2009-1-16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息来源:www.lifeomics.com

 

 

化学遗传学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擦除小鼠的记忆。

 

 

 

在像记忆过程这样的复杂现象中研究某个基因的作用,尤其是属于一个大的超家族的基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奥 古斯塔(Augusta)市佐治亚州立医学院(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的Joe Z. Tsien已经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记忆的分子机制。在这一课题中,他使用了Cre-loxP重组系统介导的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以及诱导性可逆的细胞特 异性突变手段来试图找到在哺乳类大脑中记忆是如何获取、加强、储存和提取的。

 

 

 

 

但 是,由于对所研究的过程缺乏特异性,基因敲除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诱导性敲除也不够理想,因为需要经过好多天才能够将已经存在的目的蛋白完全降解掉。五年 前,Tsien等人针对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2(calcium 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II,α-CAMK-II)开发了一种叫做“蛋白质敲除”(protein knockout)的技术,他们认为α-CAMK-II很可能与记忆过程相关。他们在该激酶的ATP结合域上构建了一个空穴,并合成了一个与空穴精确匹配 的大分子抑制剂。由于其体积较大,该抑制剂可以特异性地靶向α-CAMK-II而不会使CAMK家族其它成员受到影响。

 

 

 

Tsien等人已经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记忆过程的一些方面。他说:“我们已经利用我们的系统发现了这个激酶在记忆过程中的许多不同的短暂功能,我认为它比传统的方法更能够深入研究分子机制。”就在最近,Tsien等人已经开始研究回忆,而回忆一直是一个难以研究的过程。

 

 

 

 

对 小鼠进行多种检测愉快和痛苦记忆的行为测试后,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小鼠可以利用内源性启动子在前脑过表达α-CAMK-II,并对短时和长时记忆都会造成 破坏。而通过在不同的实验阶段向小鼠中注射上面提到的特异性抑制剂,在几分钟之内将总体酶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研究人员就可以将这种破坏作用精确定位到回 忆过程。

 

 

 

 

Tsien 说:“当你在回忆过程中发生记忆损伤,大多数情况下你很难区分究竟是对良好保存记忆的提取发生了阻断,还是该记忆根本就不存在了。但是我们是可以区分的。 ”科学家先后在不存在和存在α-CAMK-II抑制剂的情况下,进行了依次的记忆提取测试,然后断定造成破坏的是一种回忆介导的记忆擦除。擦除发生在几分 钟之内,而值得注意的是,擦除仅仅选择性地针对所回忆的记忆。例如,对于恐惧的记忆,Tsien解释说:“我们可以使动物将恐惧与房间或者某种声音联系在 一起,然后我们可以擦除一类记忆而其它的仍然不受影响。”

 

 

 

 

Tsien 等人因此可以证明理论上是可以选择性地擦除哺乳类记忆的。至于这究竟是否可以帮助人类免受创伤性记忆的痛苦则与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这种所描述的机制是否 可以应用于更加复杂的人脑中还有待研究。而且,正如Tsien所强调的:“所有的记忆,包括痛苦的记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类似的 错误。这点非常重要。”

 

 

 

或许正如有人相信的那样,任何一点经历都是值得我们记住的。

 

 

 

 

 

 

原文检索:www.nature.com


 

 

 

Clark/编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5-8-9 12:48 , Processed in 0.0158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