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81|回复: 16

行为控制。

[复制链接]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为主要是生理学的内容,近几十年的研究,控制行为的各级运动中枢和传导路线已经比较明确。但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如思维如何控制行为。前面关于意向活动讨论中已经谈到行为的意向选择,这种选择的具体化机制则是本章讨论的重点之一。人行为是多层次整合的结果,不同类型的行为与不同层次中枢控制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模式,所以也是这里的重点。fficeffice" />

人的行为从不同角度去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行为的发生方式和控制模式可以分为两类:快、短、突击式和连续而缓慢式。前者又称为抛射式,被认为是中枢程序控制,后者属反射性质,又称周缘控制。两种控制交互作用。对局部结构,又存在直接依赖运动肌肉反馈控制的闭线路和与运动不发生反馈控制的开线路(前馈)。

根据行为的出现顺序,人类行为的类型可以分为先天性与习得性。

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生理上固有的神经连结模式,特定的刺激可引起某种行为有固定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可以受后天的思维意向控制和干扰,如眨眼。先天性行为并非一定要出生就具备,有的只有到一定发育水平才能出现。

人类行为的绝大多数都是后天习得。或许也可以称后天修改,只是修改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后天习得行为的主要途径是思维意向控制。当然,习得性行为也不是完全决定于思维--意向,还受到生理基础的限制,所以称之修改可能更合适。

本书对行为的分类是:由思维—意向皮质控制的还是皮质下的非思维意向控制,这对于脑科学来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思维--意向控制的行为可以快速而突然,也可以缓慢进行,呈“无级变速”,非思维意向控制行为则根据行为的不同意义而有相应的固定模式,有的是缓慢持久的,也有的是快速完成。思维控制行为可分为完全思维控制--新行为,和思维指令性习得性行为。对于习得性行为,思维指令只是激发或修改,行为的具体实施是非思维性的。

非思维性行为可分行为持续状态和程序性行为,又有感觉影响和非感觉影响之分。其实感觉能否影响并不能算作行为分类的标志,完全取决于行为的速度(力度)。

对行为的控制有五个不同层次。脊髓和脑干这二个层次基本上是生理学的问题,而小脑、纹状体,尤其是大脑皮质的行为控制,与心理学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简单肢体活动的出现,到思维意向实现对行为的控制,需要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以上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我们心灵和奥秘》第八章,原文标记:版权保留,特此声明。版权证号:11-2002-A-394,作者:朱志康)

[此帖子已被 石悲 在 2004-11-28 16:35:52 编辑过]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9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别急嘛。

续8楼:

行为除了思维控制,还有非思维控制,有的是思维控制后的继续,以思维控制为基础产生,这些属于习得性行为。另外还有先天性行为,从动物到人都有,不需要皮质参与,这些行为是皮质下控制。这些行为有些还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何产生?激发一些本能行为的中枢在下丘脑,那么它是如何产生行为指令的?对运动系统具有控制功能的高级脑结构有运动皮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运动皮层是思维控制行为,小脑是习得性行为的非思维控制机构,只有基底神经是编制本能行为的可能结构。通过伏膈核到苍白球为通径。fficeffice" />

行为的五个层次控制中,小脑的习得性行为控制,纹状体的本能性行为控制和皮层的思维控制,这三个控制以运动皮层为共同出路,皮层控制为最高水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7 区、5 区、颞--枕--顶联合区都有不依赖运动区的行为激发功能。可以认为这些区对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前述的二种途径——皮层思维、非思维途径经运动皮层而实现。但感觉特征、某些思维素与行为特定模式的高度相关,可能会激发(或说兴奋张力扩张到)皮质下的运动控制系统,产生皮质下的行为。

语言的表达选择,除了形式表达(说、写等)选择,还涉及思维内容的选择和表达程序,即语言的表达有其特别规律,在专门的脑区里形成多层次的模式系统控制,这个问题留给有关语言——言语的规律中讨论。

非思维——意识控制的行为是如何控制的?这是个令人着迷的事。我们的思维——意向对行为的控制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往往只是想到了做某件事,并在意向整合下激发这个行为,具体的行为虽然可以感知到,但并不总是要想怎么去做的,当然也可以刻意去控制每一行为,就象新手对某一操作的学习,但总是不太顺利。即使非常熟练的动作,如果致细地想着每个步骤,往往反而难以做好。对这种自动行为可以有两种解释:1 、皮层已经形成的系列行为模式的持续。2 、皮质下控制。初看起来,第一种解释是可行的,但有几个难点:思维意向发出的一般只是目的性指令,激发特定行为模式后,对当时的身体状态(坐、站、走等)怎么协调。如果都包含在系列模式中,那这个模式的单位,规模成为不可确定。除了思维意向性活动,我们似乎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太多的在意(或思想)。如果思维意向与行为每时每刻都联系在一起,或者说行为每时每刻都需要皮层控制的话,那我们的思维就难以思考非当前的问题。研究资料表明,切除运动皮层,仍可一定程度恢复行为能力,而皮层下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等在行为控制中的重要性也早已为人们的重视。因此,应该考虑第二点——行为的皮质下控制问题。

皮质下控制行为的主要脑结构是小脑和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是锥体外系的主要部分,以往的研究表明,它对肌肉的协调起主要作用。一但损伤,就会产生各种不自主运动,如震颤麻痹、手足徐动症、舞蹈病等,其特点是静态时严重,但一般不会导致随意运动的失败。有人认为是由于不能适当地制定和运用中枢程序,只能紧跟视觉信息控制运动,缺乏自己动作的动态内在模型,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齿轮样强直。因此,可以认为,基底神O节能够感受肌肉的二种感受器,并据此协调肌张力。这种功能是在皮质控制下完成。所以在受损时,当没有皮质的特别运动指令,对二种感受器的反应就过度或不足,肌张力的协调就不能顺利完成。当运动皮质有特别指令时,由于这些指令本身包含对肌张力的安排,所以症状反而不明显。所以,基底神经节对习得性行为的皮质下控制不是主要结构,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根据感觉输入,协调肌群,维持稳定状态。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在下丘脑激发下编制一些本能性行为(如前述),这主要由纹状体完成,动物脑进化的特点与此相符。

待续。

(以上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我们心灵和奥秘》第八章,原文标记:版权保留,特此声明。版权证号:11-2002-A-394,作者:朱志康)

ruiaijun 发表于 2004-11-30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9 18:42:33 :

哈哈,别急嘛。

续8楼:

行为除了思维控制,还有非思维控制,有的是思维控制后的继续,以思维控制为基础产生,这些属于习得性行为。另外还有先天性行为,从动物到人都有,不需要皮质参与,这些行为是皮质下控制。这些行为有些还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何产生?激发一些本能行为的中枢在下丘脑,那么它是如何产生行为指令的?对运动系统具有控制功能的高级脑结构有运动皮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运动皮层是思维控制行为,小脑是习得性行为的非思维控制机构,只有基底神经是编制本能行为的可能结构。通过伏膈核到苍白球为通径。fficeffice" />

行为的五个层次控制中,小脑的习得性行为控制,纹状体的本能性行为控制和皮层的思维控制,这三个控制以运动皮层为共同出路,皮层控制为最高水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7 区、5 区、颞--枕--顶联合区都有不依赖运动区的行为激发功能。可以认为这些区对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前述的二种途径——皮层思维、非思维途径经运动皮层而实现。但感觉特征、某些思维素与行为特定模式的高度相关,可能会激发(或说兴奋张力扩张到)皮质下的运动控制系统,产生皮质下的行为。

语言的表达选择,除了形式表达(说、写等)选择,还涉及思维内容的选择和表达程序,即语言的表达有其特别规律,在专门的脑区里形成多层次的模式系统控制,这个问题留给有关语言——言语的规律中讨论。

非思维——意识控制的行为是如何控制的?这是个令人着迷的事。我们的思维——意向对行为的控制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往往只是想到了做某件事,并在意向整合下激发这个行为,具体的行为虽然可以感知到,但并不总是要想怎么去做的,当然也可以刻意去控制每一行为,就象新手对某一操作的学习,但总是不太顺利。即使非常熟练的动作,如果致细地想着每个步骤,往往反而难以做好。对这种自动行为可以有两种解释:1 、皮层已经形成的系列行为模式的持续。2 、皮质下控制。初看起来,第一种解释是可行的,但有几个难点:思维意向发出的一般只是目的性指令,激发特定行为模式后,对当时的身体状态(坐、站、走等)怎么协调。如果都包含在系列模式中,那这个模式的单位,规模成为不可确定。除了思维意向性活动,我们似乎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太多的在意(或思想)。如果思维意向与行为每时每刻都联系在一起,或者说行为每时每刻都需要皮层控制的话,那我们的思维就难以思考非当前的问题。研究资料表明,切除运动皮层,仍可一定程度恢复行为能力,而皮层下结构——小脑,基底神经节等在行为控制中的重要性也早已为人们的重视。因此,应该考虑第二点——行为的皮质下控制问题。

皮质下控制行为的主要脑结构是小脑和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是锥体外系的主要部分,以往的研究表明,它对肌肉的协调起主要作用。一但损伤,就会产生各种不自主运动,如震颤麻痹、手足徐动症、舞蹈病等,其特点是静态时严重,但一般不会导致随意运动的失败。有人认为是由于不能适当地制定和运用中枢程序,只能紧跟视觉信息控制运动,缺乏自己动作的动态内在模型,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齿轮样强直。因此,可以认为,基底神经节能够感受肌肉的二种感受器,并据此协调肌张力。这种功能是在皮质控制下完成。所以在受损时,当没有皮质的特别运动指令,对二种感受器的反应就过度或不足,肌张力的协调就不能顺利完成。当运动皮质有特别指令时,由于这些指令本身包含对肌张力的安排,所以症状反而不明显。所以,基底神经节对习得性行为的皮质下控制不是主要结构,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根据感觉输入,协调肌群,维持稳定状态。它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在下丘脑激发下编制一些本能性行为(如前述),这主要由纹状体完成,动物脑进化的特点与此相符。

待续。

(以上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我们心灵和奥秘》第八章,原文标记:版权保留,特此声明。版权证号:11-2002-A-394,作者:朱志康)


本段讨论无意识行为思路就比较正常,因为它确实属于神经结构的讨论范围。

本段也已经涉及到指令问题,文中几次提到指令这个词汇。这显然涉及到神经信息学的问题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问题继续讨论。依作者对神经信息的不感兴趣来看,这是允许的。但是你不感兴趣,就不要接着胡说。看来作者并不甘寂寞,他便在忽略神经信息带来的问题后硬编造起他的理论来了。不是为了理论的科学性,我完全没有必要指出这些。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4-11-30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13楼帖:

对小脑运动控制功能的作用是近几十年才重视起来。与基底神经节不同,它的受损是意向性震颤。那些要求较高的准确性、预见性和计划性的及较快反应速度的精细运动功能无法完成。这些运动往往被称为序列性和弹导式运动。那么这些表现的实质是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先看一下小脑的神经结构和传入传出系统。小脑接受来自运动感觉区(4 、3 、1 、2 区)、第二体壁感觉区(中央前、后回下部)、听区,视区的皮质传入,同时还接受脊髓的传入。传出至丘脑腹外侧核,然后到中央前回(运动皮质)。小脑可分三个部分:古小脑,接受前庭冲动;旧小脑,接受脊髓冲动;新小脑,接受皮质冲动。传出纤维到前庭、脊髓和皮质,绝大部分自小脑核输出。在内部,小脑核接受苔藓纤维的兴奋传入和蒲氏细胞的抑制传入,小脑皮质以蒲氏细胞活动为主。小脑核传出到脊髓、前庭和皮质。因此,小脑具有相当独立的功能活动。小脑损伤三种主要症状:平衡失调、不能快速轮替运动和随意运动震颤。肌肉运动中精确度、速度、范围和力量上的改变。靠大脑来走路,即使简单的运动,在执行的全过程都需要大脑校正。所有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案只有一个:小脑是皮质下运动控制的核心,小脑的存在是行为学习的基础。fficeffice" />

小脑有100 亿神经元,输入与输出是3:1。神经冲动是大脑的10倍速度,有自己的皮质和小脑核。如此众多的神经元和快速的传导在起什么功能呢?仅用协调平衡运动肢体肌肉是难以解释的。脊髓和基底神经节的协调作用已经足够了。同时,小脑不是思维和意向的组织结构。理解这一点只有把小脑看成是运动的学习结构才是可行的。大脑运动皮层可以控制骨骼肌的活动,整合产生运动程序,这是我们随意行为的基础。但是一旦某种行为建立以后,只要有行为意向指令的产生,肢体就自动地在完成。这种自动完成的结构基础就是小脑。大脑在向运动系统发出指令的同时,也直接向小脑发出同类冲动,就会激发小脑的原来的运动模式,反向投射运动皮层,完成行为。小脑的运动模式是可修改的,随着意向思维运动,大脑运动皮质会不断改变原来的行为过程。这种改变也是向小脑投射,改变小脑的程序。小脑运动模式同时也会受到感觉皮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思维活动不同,并不形成思维素,只是调整运动状态。影响小脑运动模式的感觉输入不会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原始感觉,但也不会是高级抽象水平的思维素,而是一些反映感觉基本特征,如速度、方向、外界刺激的变化强度,以及自体状态信息等。只有这些信息,未经思维处理,对运动程序的正常执行是有意义的。

我们行为的学习阶段,总是由思维——意向——运动皮质不断地根据外界刺激和自身状态条件发出行为指令,指挥骨骼肌肉活动。这种指令的每一步同时被小脑获得,小脑同时也得到感觉信息的某些方面,整合成运动程序翻版,这个翻版能反向刺激运动皮层,当思维——意向——运动皮层再次发出同样指令,在指挥肌肉的同时,也激活翻版,翻版就把原先程序快速向运动皮层投射,其速度快于大脑皮层按感觉→思维→意向→运动的程序运行。这样感觉皮层得到的是小脑运动模式作用后的外界刺激、自身状态的信息,当这种信息符合皮质的思维--意向--运动计划程序时,就不会产生新的意向改变,使行为继续下去。当这些信息经思维意向活动处理,需要改变运动程序时(或者说需要根据信息的传入需要纠正原来的行为模式),就会再次发出运动指令,指挥骨骼肌的活动,皮层对运动初级皮层的指令是直接的,当同时有前运动或副运动皮质的指令和小脑的运动模式投射时,只接受思维--意向的指令。这样小脑的运动模式运行被中断,骨骼肌按大脑指令活动。这种修改同时也向小脑输出,改变原来小脑运动模式,形成该行为的新翻版。正常发挥功能时,小脑对感觉输入不会起特别反应,但当大脑皮质改变运动程序时,或者说发出的指令不符合小脑的原来运动模式时,小脑快速的传导就会把当时的感觉特征模式与这种修改整合在一起。结果,即使同类的运动模式也有多种变异,这种变异是形成模式和修改模式时的感觉特征或输入整合的结果。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小脑更象是按装在人脑里接受大脑皮质控制的电脑,一种当前那些具有模拟学习功能的电脑。它并不具有预制的程序,程序是在学习中产生。这就是小脑的主要功能,这里称之为小脑的运动程序模式自动修正功能

小脑的运动学习功能是由小脑皮质完成的。此外,小脑还有对前庭动作的控制,与新皮质相比较,这是一种固定程序,由古小脑完成。

通过对运动皮质、基底神经节、小脑的功能分析,我们对行为控制的随意与非随意持续状态与程序性控制已经有了一个总体模式。但有些行为现象还需要探讨,譬如,人行走时总是迈右脚伸左手,迈左脚伸右手,痛苦的表情与愉快的表情等。尽管思维意向活动可以控制和改变它们,但在自然状态下,整个人类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说是先天的程序化行为。这种程序化行为是动物遗留下来的。人类在进化成功之前,与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四肢行走,动物实验表明,控制行走程序化的中枢在于脊髓。而控制表情程序化的则在下丘脑。可以说,所有关于程序化的行为控制都比较低级,结构相对简单。对人类来讲,这些程序化只是影响,而不是控制。控制行为的是大脑皮层。

对行为控制的举例:运动技巧,边走边想,小脑损伤,帕金氏病,切除运动皮质问题。

思维对运动的控制也就是随意运动。控制运动的思维活动与对客观世界思考的思维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它与运动皮质结合在一起。控制行为的思维素可以称之为行为思维素,非运动性思维素则是认知思维素,都处于意向活动的控制下,在每一片刻,只能有一种激活。如果你想着怎么样活动你的躯体,就无法进行别的思维。但是,想不一定有真的行动,对运动的思考属于认知性的,对正在进行的运动具有指令性的想则是行为性的,前者只发生在大脑后部,后者则有大脑前部的参与。可以用同样的词表达的思维素,如“走”,有行为性和认知性两种,是两个完全不同、彼此独立的神经元网络,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甚至可以共用某些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两者可以互相激活。但在某一片刻,却只能有一个激活。即所谓“一心不能两用”。

(以上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我们心灵和奥秘》第八章,原文标记:版权保留,特此声明。版权证号:11-2002-A-394,作者:朱志康)

ruiaijun 发表于 2004-11-28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16:33:28 :

行为主要是生理学的内容,近几十年的研究,控制行为的各级运动中枢和传导路线已经比较明确。但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如思维如何控制行为。前面关于意向活动讨论中已经谈到行为的意向选择,这种选择的具体化机制则是本章讨论的重点之一。人行为是多层次整合的结果,不同类型的行为与不同层次中枢控制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模式,所以也是这里的重点。


行为和思维、意识不同,它有大量先天的成分,因此可以由神经结构学研究。而且,神经结构确实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所有先天性行为。

ruiaijun 发表于 2004-11-28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16:33:28 :

根据行为的出现顺序,人类行为的类型可以分为先天性与习得性。fficeffice" />

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生理上固有的神经连结模式,特定的刺激可引起某种行为有固定关系。但这种关系也可以受后天的思维意向控制和干扰,如眨眼。先天性行为并非一定要出生就具备,有的只有到一定发育水平才能出现。

人类行为的绝大多数都是后天习得。或许也可以称后天修改,只是修改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这里对行为(我称作肢体活动)的分类是十分正确的。而且对分类后行为的神经结构讨论也是正确的。

ruiaijun 发表于 2004-11-28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16:33:28 :

人类行为的绝大多数都是后天习得。或许也可以称后天修改,只是修改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后天习得行为的主要途径是思维意向控制。当然,习得性行为也不是完全决定于思维--意向,还受到生理基础的限制,所以称之修改可能更合适。fficeffice" />


到这里,作者又开始重复原来的错误。关键在于作者没有回答,后天行为的习得或修改的机制。这是一个位于神经结构学和神经信息学交叉点上的问题。作者显然对此问题又开始回避。

回避的结果是,作者跳过了习的中没有思维得习的行为,例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中狗的行为,桑代克迷笼实验中猫的行为,斯金纳箱实验中鸽子的行为和托尔曼实验中白鼠的行为。这些都是典型的无思维习的性行为,而且它们都能够做出合理的神经结构解释。同时也能做出合理的神经信息学解释。

由于作者忽略了上述四类(可能还有更多类)无思维习得性行为,因此作者做出“后天习的行为主要途径是思维意向控制。”的错误结论,在后边作者也加入了一个“不完全是”的尾巴,但是后来作者就基本忽略了这个尾巴。

我们这里不是有意找原文作者的毛病,吹毛求疵。是因为在这个无思维习的行为的过程中,既蕴藏着作者没有提到的学习过程(它是行为习得的唯一原因,又是思维和意识产生的唯一原因),还蕴藏着由神经结构主导转向神经信息主导的巨大转变。

在我的智能理论中,对肢体活动的研究处于智能研究的基础位置,因为它包含了所有活动的基本特征。思维和意识都是活动(本主题原文作者不认为意识是活动),它们也都具有与肢体活动类似的特征。因此我认为,在确定思维和意识都具有与肢体活动的类似特征后,对思维和意识的神经结构问题已经由肢体神经结构解决,不必再单独讨论。

ruiaijun 发表于 2004-11-28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16:33:28 :

本书对行为的分类是:由思维—意向皮质控制的还是皮质下的非思维意向控制,这对于脑科学来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fficeffice" />

思维--意向控制的行为可以快速而突然,也可以缓慢进行,呈“无级变速”,非思维意向控制行为则根据行为的不同意义而有相应的固定模式,有的是缓慢持久的,也有的是快速完成。思维控制行为可分为完全思维控制--新行为,和思维指令性习得性行为。对于习得性行为,思维指令只是激发或修改,行为的具体实施是非思维性的。

非思维性行为可分行为持续状态和程序性行为,又有感觉影响和非感觉影响之分。其实感觉能否影响并不能算作行为分类的标志,完全取决于行为的速度(力度)。

对行为的控制有五个不同层次。脊髓和脑干这二个层次基本上是生理学的问题,而小脑、纹状体,尤其是大脑皮质的行为控制,与心理学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简单肢体活动的出现,到思维意向实现对行为的控制,需要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到了这段文字,作者开始在自己错误我的思路上大踏步的前进。

由狼孩、野生儿、囚禁儿的事实,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和意识是在后天学习中获得的,思维活动来自肢体活动经验,意识活动来自思维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原文作者拒绝考虑上述事实,他们把思维、意识看成是大脑固定结构的产物(这时违背事实的),他们在行为理论中反而把行为向思维方向归结。

在我们看来,思维产生后,就出现思维对行为的反作用,通过思维改进行为,思维对行为的作用主要是改进。意识对行为的作用才是控制。

但是成为能力的行为仍旧不在思维的控制范围。例如乒乓球运动员要把一个动作经过千万次练习,使它成为熟练(一种摆脱意识控制的行为),这样才能够在比赛中把主要精力放到对对手的思考和应对上,而具体动作靠的是不思考的熟练。有一些运动员讲,我始终进入不了状态,那就是因为他平时训练形成的熟练受到意识和思维的干扰,不能使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的缘故。

把行为的主要途径看作是思维控制的行为,显然是作者对行为缺乏研究,凭自己对行为的浅显认识得出的结论。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顶帖:

从简单肢体活动的出现,到思维意向实现对行为的控制,需要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fficeffice" />

第一阶段,运动皮质对肌肉活动的控制

首先,运动皮质对效应器(即局部肢体肌肉活动)的控制。在个体出生时,就已经有了一些先天的行为,如吞咽、啼哭、四肢的活动,以及稍后出现的微笑。所有的活动都不是皮层控制,皮层尚未开始,或刚刚开始运行。其中吞咽(吸吮)是对象物刺激引发,啼哭、微笑是个体生理满足度引发,而四肢活动完全是自由无目的开始。在各种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向大脑投射的同时,肢体肌肉的无目的活动也向大脑投射冲动。

行为的中枢控制与躯体感觉的中枢感受是同步发展的。感觉神经是从局部肢体的内外感受器向中枢逐级传递,直达初级皮质--中央后回;行为控制的神经则正好相反,从中央前回出发,经过逐级传递,到达效应器细胞,这样看,两者似乎走的是不同步的路线,相互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是两者在皮质分布的高度一致性,全身各个肢体部位,经过多次中转,最后在中央前后回竟然象镜子般地对应存在,而且在功能上还存在许多交叉现象,即感觉皮层有运动功能,运动皮层有感觉输入。这种现象决不是偶然的,说明感觉与行为控制皮质在大脑发育中是同源同步的,

感觉皮质并不是在被动地获得感觉器的冲动传入,作为神经细胞本身具有自律兴奋的特点,自律兴奋与传入冲动的整合,是皮质感觉兴奋的原因。兴奋的感觉皮质,必然要把张力向周围扩散,除了向感觉--思维方向发展,也会向运动皮质扩张。所谓运动皮质,就是神经兴奋的冲动能向周围扩散,逐级中转后,最后引起效应器兴奋。

在皮质,运动神经元纤维向脊髓延伸,开始不一定有明确目的地,但同步(或基本同步)的兴奋,使皮质--脊髓神经联系起来。运动神经元的本身节律受感觉兴奋影响和调节,产生兴奋模式。此时,相应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也受同水平感觉的影响处于兴奋的边缘,于是与到达的皮质冲动构成兴奋偶联。感觉对同级运动的影响是间接的,而运动皮质到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是直接的。局部联系的完成,在于脊髓其它段、侧的兴奋不能与此皮质达成同步,而其它皮质的兴奋也不能与此脊髓达成同步。缺乏对应关系的皮质--脊髓之间,或者从未能构成联系,或者偶然的联系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退化。这样皮质与脊髓运动的特定联系就最后被整合修正到固定水平,也就实现了运动皮质对效应器(即局部肢体肌肉活动)的控制这一阶段。此为目的化水平的整合。

(以上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我们心灵和奥秘》第八章,原文标记:版权保留,特此声明。版权证号:11-2002-A-394,作者:朱志康)

 楼主| 石悲 发表于 2004-11-28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阶段,思维对行为的控制。fficeffice" />

各种思维形成的同时,运动皮层控制模式也在发展,而且两种活动互相作用。从运动--感觉皮层的镜子般对应关系可以看出,感觉对运动皮层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没有运动皮层,皮质下的中枢也能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在刚出生时,运动皮层可能已经在发挥作用,胎儿的动或许已经把运动皮层与肌肉功能连结起来。但皮层对肌肉的冲动开始时是随机的,因为思维--意向活动尚未形成。皮层运动细胞在向下冲动的同时,也向周围扩散张力,与来自感觉的张力整合,逐步形成运动--感觉模式。开始是简单的,限于局部肌群的协调,以后向复杂模式发展,出现多关节的复合模式。就象思维素特征析出的形成,肢体的活动方向、力度及参与关节都以特定模式形成神经网络,并与相关的思维素偶联,这就是随意行为的基础。再发展就会出现连续动作模式,也就是行为的整体模式。

感觉对于运动皮质控制下属系统是重要的,同时运动皮质引起的活动对感觉的分化也是重要的。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一旦皮质直接可引起肢体活动,不同的活动模式会在感觉皮质形成不同的感觉模式。这样感觉与运动在皮质水平构成一种整体协调关系。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感觉与运动不是一个系统,各自还要按本身的系统在皮质进一步发展。从感觉到思维的发展已如前述。那么运动呢?

运动皮质的兴奋,除了发出特定模式指令外,其张力也向次级运动区扩展,形成复合运动模式。感觉思维皮质的思维素网络向次级运动的双向联系,形成行为性思维素。所有这些双向联系,以同步兴奋的整合而实现。行为思维素是感觉特征与运动特征的整合形式,即感觉特征除了在认知方向(思维皮质)的进一步发展,还直接与运动模式整合成一种整体思维素,此时运动特征被作为一种结构要素参与思维素的构成。

认知思维中的“走”与行为思维的“走”并不是一个网络。认知思维的“走”包括各种感觉特征的综合网络。包括视觉、躯体感觉、语言等的特征(不同抽象水平)。行为思维的“走”则是次级运动皮层的一个(一系列)网络。由于这个网络的兴奋与躯体感觉(及后来的视觉等)有着协同关系而成为可感知的网络。感觉思维的发展,在思维皮质形成能激活该网络的思维素(同步兴奋整合),该网络也成为思维素的一个组成部分(结构要素)。该思维素由感觉特征和行为模式(即前运动模式)组合而成,就是我们实施行为的具体念头。

所谓的随意活动,“意”是什么呢?我想“挥一下手”,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并不产生动作。当我真的挥了一下手,我的思维活动中是想到了什么?毫无疑问,初级、次级运动皮层都有一定的神经网络在活动。但这是“挥手”的念头吗?反省自己的思维轨迹,好象找不出这个动作的具体思维活动(所能找到的只是要使我们上肢产生这么一个动作,包括它的速度、高度、力度几个要素的想法),动作的进行、完成都是通过躯体感觉而得到。这就是我们的随意活动。运动皮层的神经活动不在思维活动范围,不是随意活动的“意”。产生动作的行为思维并不发生在额叶。电刺激运动皮质引起的运动,病人并不觉得是随意运动,不能引起运动的意念。我们所能回忆、感受的运动意念,并不是运动本身,而是发生在运动之前瞬间的思维活动(思维素)。这时我想的是什么呢?就我本人的感受,我所经历的思维轨迹(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人在经历的),此时的想法是我的躯体要达到的某种目标状态。动作在发生、感受之前,它目标状态已经在思维中产生。这个目标状态就是我们的运动意念,可以是某种持续活动状态,如踏步,也可以是动作的完成。这些思维中的目标状态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引起行为的发生?目标状态实际上就是躯体感觉特征思维素,是从躯体感觉而来,但它的形成与次级运动皮质发生了同步整合(运动模式),这就是行为思维素。我们的思维活动对它的激活,就会产生具体行为。至此,大脑完成了思维对行为控制,这一阶段可称之为思维化整合。思维对行为的控制关键在于行为思维素的激活。

(以上转引自“心理学进取之路”《我们心灵和奥秘》第八章,原文标记:版权保留,特此声明。版权证号:11-2002-A-394,作者:朱志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12-25 09:54 , Processed in 0.0151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