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科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7|回复: 1

转基因立法的问题点逐一分析

  [复制链接]
左吉 发表于 2011-5-9 1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基因立法的问题点逐一分析
    中国药业人才网: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何俊民说:“无论我们同意还是不同意发展转基因,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对它进行严格控制,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加权威的法律。” 。面对汹涌的转基因争论,身处漩涡中的科学家、公司大佬、监管层、以及公众和媒体希望政府通过立法形式来解决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4月28日到29日,由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主办的“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四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讨。专家认为,我国应以“预防原则”作为立法基础,建立一部针对整个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综合性法律。
  
不过,立法过程困难重重。
  
几度流产
  
    北京林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韦贵红说,“我国生物安全立法是以外促内的,我们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立法,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将国际的立法和条约植入。”
  
    1992年,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参与谈判过程中也学习国外转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的立法经验。1993年底,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出台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将基因工程分为4个等级。尔后,农业部于1996年出台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国务院于2001年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条例》——这实际上是我国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最高位阶的法规。
  
    此后,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发布《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6年发布了《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部又针对不同类型的转基因生物出台了不同的实施细则。”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农艺师刘培磊认为,随着这一系列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体系基本建成。
  
     尽管我国已经拥有了上述一系列管理办法,但何俊民认为,我国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是有关部门从本部门管理角度制定的法规和规章,不能满足生物安全的全方位管理需要,需要一部从整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角度出发的综合性立法。
  
     不过,据一位曾参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工作的人士透露,我国实际上几度尝试出台一部这样的综合立法,但几度流产。
  
    “转基因技术是新兴的高新技术,国家当时对其发展趋势还把握不准,因而综合性立法也比较困难。”这位人士说,“如果立法较严,可能会作茧自缚,如果放得太宽,又不能对自己形成有效保护。当时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结果拖到了现在。”
  
     该人士说,各个部门之间复杂的关系也阻碍了这部综合性法律问世。
  
管理真空
  
    何俊民认为,由于没有一部综合性立法,容易导致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和管理规范缺失。
  
    韦贵红说,目前转基因相关管理办法的法律位阶比较低,规定比较零散。“如果发生了突发事件,而这个事件又处于各个部门的调整之外,那么该如何应对?这就会出现一个管理的真空。”
  
    韦贵红说,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的立法主要关注转基因生产的技术、产业化问题,忽视生态安全及公共健康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于文轩副教授和陈懿博士认为,目前存在政出多门的情况。除了农业部外,环保部、科技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商务部及海关等部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都有管理职权。在这种情况下,在进一步立法中如何协调安排各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缺乏对监管者的监督。这也是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畅的一个重要原因。”陈懿说,“此外,司法救济困难及维权途径不畅的问题也不应该被忽略。”
  
     凡此种种,让不少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一部综合性的法律上。今年两会上,就有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何悦等人提出要加快推进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立法。此后,也有消息称科技部、环保部和商务部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相关立法工作。
  
环保部挑大梁?
  
    “需要有一个更加权威的法律,这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立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何俊民反问。于文轩和陈懿主张以“风险预防原则”作为最主要的立法原则,此外应贯彻“谨慎发展原则”和“全程监管原则”。
  
    陈懿认为,谨慎发展原则和全程监管原则与风险预防原则紧密联系,风险预防原则决定了转基因生物产业需要谨慎发展和全程监管。全程监管一般被认为是指“从摇篮到坟墓”。但是基于转基因生物产业的特殊性,监管范围还要向两端继续扩展。
  
    而构筑这样一部法律的目的,主要应该是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以及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立法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保护人体健康不受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影响。另外,究竟如何是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是以产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还是以实现环境优先、生物多样性优先的健康发展?这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来自玻利维亚环境和水资源部的生物安全顾问Georgina M .Catacora V.说,玻利维亚对转基因的立法坚持谨慎的原则,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重点关注社会和自然的互动。
  
    何俊民也认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基本原则应当基于“预防原则”,这也完全符合我国已缔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基本思想,也可避免我国在转基因食品对外贸易中遭遇转基因技术贸易壁垒。
  
    专家们希望通过上述立法努力形成一个更加健全的法规体系,其主体包括综合性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相关的专项立法、转基因技术活动管理立法、转基因生物安全损害赔偿立法四个部分。
  
    在行政管理分工上,由于目前已有多个部门具有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职责,如何把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协调起来,也是专家们重点考虑的地方。于文轩等人提出,可以由环境保护部作为统一协调机关;但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还应由农业部门进行监管。
  
   “制定专门的综合性生物安全立法是我们希望推动的重点。”于文轩和陈懿认为,综合性生物安全立法的设计框架可以遵循两种思路,一个是根据生物技术产业链全程进行监管的纵向思路,第二个是根据各个行业(如种植业、林业、渔业等)进行监管的横向思路。
  
    “从立法经验来看,我们觉得纵向监管的思路似乎更能够全面覆盖需要监管的事项。”陈懿说。此外,该专门立法还需要注重与其他立法的衔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立法与制度体系的综合功效。
  
    以上信息由“中国药业人才网提供”

    中国药业人才网——医药、保健品行业权威求职招聘网站!!!

    转基因立法的问题点逐一分析
ump3823508 发表于 2011-11-25 1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媲美中高端═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0152-7837/4929═加筘筘⒊⒎0⒊⒍⒈⒐0⒏通用型多功能电表室内干扰器同时拥有倒转慢转停转功能仪器简单使用如图片所标检测电表室内后直接按相关功能便可以了仪器不须要接线也不须要动表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五菱宏光最大优点除了车内空间宽敞和座椅编排灵活以外,性价比高也非常突出。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缺点:配备的1.2L和1.4L发动机动力表现平平,但相对综合油耗较高,对于用车成本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五菱宏光是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第一款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的跨界自主研发产品,主要面向小型化、经济型用车需求,不仅可以作为城乡商务和工作用车,也能很好的满足大家庭休闲出游等多种用途。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据了解,五菱宏光长宽高分别为4305mm、1680mm和1780mm,而轴距长达2720mm,媲美中高端家轿。从外观来看,它采用双U型风格前脸和立体直瀑式镀铬进气格栅。而车身的流线型设计则有效减少风阻,从而降低油耗。在内饰方面,该车则较多地运用圆润的断面、曲线及圆形的设计元素,增加了家居氛围和亲和力。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五菱宏光的内饰设计采用双色调配色,方向盘和中控台都采用了黑色,其余位置的主色调都是米色。内饰材料以织物和PVC材料为主,用料尽管称不上高档,但是做工却给人很大的惊喜。虽然内饰设计有很多雪佛兰车型的元素,不过其做工却比雪佛兰的低端车型还要好,装配工艺上几乎没有瑕疵,空调和音响按钮的手感非常扎实。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五菱宏光整体尺寸与竞争对手相比中规中矩,不过车内行李空间容积在简单翻转、折叠后可达到1750L。卸下后排座椅,折叠中排座椅后容积可扩展到3050L。顶配车型前排座椅具有8向调节设计,前后调节行程可达190mm,拥有不错的空间拓展性。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动力方面,五菱宏光搭载新一代P-TEC1.2L(1.4L)发动机,采用DOHC双顶置式凸轮轴16气门设计,1.4L发动机最大功率75KW/6000rpm,131N.M/4200rpm;1.2L发动机最大功率63kw/6000rpm;最大扭矩108N·m/4000rpm,在低转速下的动力输出还算充沛,但是4500转以后的动力衰减比较明显。三相IC卡电表室内调校器保养信息:五菱宏光第一次保养是2500公里或3个月(以先到为准),首保免费,以后每次7500公里或半年进店进行保养,常规保养费用约250元左右,保养费用并不贵,具体项目视情况而定,详情信息以店内报价为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生物行[生物导航网] ( 沪ICP备05001519号 )

GMT+8, 2024-12-24 03:57 , Processed in 0.0128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