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questioning on the following report. ffice ffice" /> 中韩科学家研制出治恐药 失忆老鼠竟可不怕猫 (Questionable statement) 老鼠竟然可以不“怕”猫。复旦大学和韩国国立汉城大学的专家学者日前发现,可以用遗传学手段或药理学手段在普通的老鼠身上“动手脚”,使得接受实验的老鼠不会产生恐惧记忆(Trustable statement),成为天不怕地不怕的“霸王鼠”,别说是猫,就是老虎也不会让它产生恐惧心理。(Questionable statement) 这个成果同样有可能为消除人类恐惧记忆提供依据。目前,该成果已发表在昨天出版的国际神经科学顶级刊物《神经元》上。 做法 拦截“恐惧信息”阻记忆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和国际合作,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长江学者”卓敏教授、李葆明教授以及合作者韩国国立汉城大学姜奉钧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大脑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的NR2B受体对恐惧记忆形成至关重要。李葆明教授举了个形象的比喻,脑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之上,NR2B受体就是它们之间信息通讯的“催化剂”,如果NR2B受体的活性降低或受阻的话,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力就会变差,这些接受实验的动物不会形成恐惧的记忆。换言之,是对“恐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实施干扰和拦截,使其无法被完全地“记录在案”。 (Trustable statement) 实验 老鼠受电击但毫不畏惧 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实验人员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实验人员把一只正常的老鼠放入一只笼子接受电击,过24小时或48小时再把这只老鼠放进笼子,老鼠弓着身体,显得惊恐万分,简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实验人员说,老鼠弓着背是高度恐惧时候的一种行为状态。然后,实验人员又把注射过能阻断NR2B受体药物的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再给这只老鼠施加一次电击。24小时或48小时以后,同样把这只老鼠放进原先受电击的同一只笼子,可是这只老鼠一点过激反应都没有,好像此前根本不曾经历电击这样的“酷刑”。(Trustable statement) 实际上,这就是药物在起作用,使得NR2B受体的活性降低或受阻,老鼠不能形成恐惧记忆,所以即使是受电击后“二进宫”也表现麻木。(Trustable statement) 既然连电击这样的“酷刑”都不怕,区区一只猫就不在话下了。李葆明说,研究所虽然没有做过“猫鼠实验”,但是根据常理推断,一只被注射过能阻断NR2B受体药物的老鼠,即使是被猫追得满大街跑,它也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下次见到猫还是“毫不畏惧”。(Questionable statement) 设想 开发治恐惧的“特效药” 据李葆明教授介绍,虽然现在还不能说这项成果什么时候能够应用在人类身上,但是从远景来看,它有可能将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福利,尤其是开发防治“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灾难性事故发生后,人所受到的严重心理创伤、精神创伤)的药物。李教授说,在遭遇到类似“卡特里娜”飓风的重大灾难时,普通人尤其是女性、儿童的内心会遭遇巨大冲击,从而留下严重精神创伤,对将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但若是将来开发出针对NR2B受体的药物,并在灾难发生后立刻服用,就能减少因灾难而带来的心理创伤。(Trustable statement) 人需要有恐惧心理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孙中欣教授认为,当人面对极大的恐惧和痛苦,而心理疏导等常规的手段不能帮助他走出阴影时,能忘却恐惧的药物是有意义的,但是人类应该克制地使用它,不能把它当作治疗一切的“灵丹妙药”。孙中欣说,人类需要有恐惧心理,比如说普通人走在马路上被自行车撞了,他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然后在路上行走就会很小心。(Trustable statement) 是会否出现无所畏惧的反人类者? 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具备使人类不能形成恐惧的可能性,将来不排除出现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的人,如果被用心险恶的人利用,就会造成社会灾难。不过,李葆明教授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科技毕竟是双刃剑,只要得到合理使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福利。 随着恐惧记忆被抑制,高兴情绪是否会消失? 由于目前实验只能在老鼠等动物身上做,研究人员只能观察动物是否出现恐惧情绪,是否会对其他情绪产生影响,暂时不得而知。研究人员表示,恐惧和高兴都是处于高度兴奋的、高度唤醒的一种精神状态,而且都与大脑前扣带皮层有关。因此,不排除老鼠在失去恐惧感的同时,也不懂得“高兴”为何物了。 I think the new discovery reported in <NEURON> is an important progress for understanding some of emotional memory, particularly memory of fear. However it is only for memory about fear, not for generating fear at the first time. The amygdala structure within the brain has been counted to generate fear. If a stimulus can reach the amygdala structure without involving to memory, the mouse will still be in fear. From Evolutionary standout, to be in fear of a cat should be a hardwired stimulus because the mouse had no chance to learn by its experience. The ability to be fearful to this type of stimulus should be carried by gene. According above analysis, that mouse is still able to be fear by a cat. [此帖子已被 thinker_jeff 在 2006-1-4 6:41:00 编辑过] |